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武城村做好生态大米文章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董逸 夏晨希 高瑛) 10月17日,天宁区武城村的稻田内,最早栽插的一批稻米已经收割完成。“今早收下来之后进行了测产,每亩产量达到了1500斤,与往年的1200斤相比,亩产增加了两成以上。”村委副主任陈南说。

这主要得益于村里采用了南京农业大学院士团队关于水稻品种的最新科研成果——宁香粳9号。“你看,这种品种的穗粒小,但是数量特别多,”陈南走进稻田捧起一株稻穗介绍道,“原先,我们种的水稻一株稻穗上有效穗粒一般为170—200粒,新品种可以达到250粒。此外,该品种也属于香软米,口感香甜软弹。”

在宁香粳9号大米生长周期内,今年武城村还采用了全营养施肥的新理念,即在施底肥、移栽、拔节期前的施肥阶段,全过程采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的复合微生物液态酶肥,替代原先各个阶段使用的复合肥、返青肥、穗肥等,变固体化肥为生态酶肥,以达到减肥增效的目的。

陈南表示,相较于固体肥料,液态肥便于使用和储存,在灌溉水稻的同时即可将肥料溶于水体进行均匀施肥,与人工施肥相比减少了劳力,与无人机施肥相比降低了成本。此外,这种肥料将无机营养元素、有机质、微生物菌三大核心元素整合为一体,满足了作物生长对矿物质养分、碳源养分、微生物等多元养分的需求。使用这一创新性肥料后,不仅能够使水稻秸秆粗壮,增强其抗倒伏能力,还能显著提升水稻产量和品质。

“最重要的是,这种肥料在连续使用下可改良土壤,防止土壤发生板结,保持土壤中微生物的平衡。健康肥沃的土壤富含磷、钾、硅、硼、钼等几十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原稻田里‘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构建起绿色、高质、高效的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自2020年起,为了让武城村的土地资源真正“活”起来,村委陆续将1250亩土地进行流转,目前已经形成了农田上种植水稻、小麦、油菜、芝麻,池塘里种养殖螃蟹、龙虾、莲藕、鸡头米的农业模式,让“每个季节都有作物,每个季度都有经济产出”,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翻番,让村民真正在乡村振兴中畅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