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向未来 精“绣”龙城新画卷
——写在常州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成立20周年之际
2023年,是常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成立20周年。
20载勇担使命,服务人民。市城管支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全力打造“倾心服务、为民城管,文明执法、法治城管,长效管理、智慧城管,公众参与、全民城管”,为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美丽”
的城市人居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20载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市城管支队聚焦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提升城管队伍公正文明的执法水平。
20载峥嵘岁月,成果累累。市城管支队聚焦工作作风转“实”、服务水平转“优”、管理手段转“精”,积极践行“721”工作法,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履职尽责能力,先后荣获全国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省工人先锋号、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集体、龙城先锋等称号。
站在新起点,常州城管将扛起新使命,聚焦执法能力再提升、队伍建设再规范,“智慧城管”再突破,踔厉奋发向未来,精“绣”龙城新画卷。
党建引领 擦亮“蓝盾护航”品牌
市城管支队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在服务执法中心工作、为民服务过程中,不断摸索城管(综合)执法行业党建新模式,总结出了一套“‘三合’党建工作法”:即“前端”到“末端”链合,把党建引领放在执法最前端,将联动机制放在执法最末端;“属业”与“属地”融合,把行业党建的工作范围延伸到基层一线;“行内”和“行外”聚合,扩大与行业以外党组织的党建交流,真正把筑牢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基础根基”,把带好队伍、培养人才作为“第一职责”,力求政治建设有新面貌,思想建设有新提高,组织建设有新加强,队伍建设有新跃升,作风建设有新进步,纪律建设有新成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打响了“精治管家·蓝盾护航”党建特色品牌。
“请离开,不要在校园周边摆摊。”今年5月,市城管支队与市教育部门组建“城教联盟”,开展校园护航行动,为师生提供安静优良的校园周边环境。截至目前,规范劝导校园周边无证流动摊贩247起,教育整改5664起,制止各类违规行为3415起。这是市城管支队开展“护学岗”行动的再提升,也是护航“常有优学”民生名片的再深入,更是“精治管家·蓝盾护航”行动的再延伸。
为有效推动党建与城管执法工作互促并进,市城管支队以党建品牌建设为引领,充分发挥执法队伍党组织扎根执法行业一线、走在服务群众一线等特点,带领全市执法队伍穿梭在大街小巷、奔波在工地小区、坚守在寒冬酷暑,为凝聚起行政执法专业人才,开展“城才”行动,开设“专精特新”行政执法能力提升活动,推进行业党建工作提质增效,以品牌影响力提升“党务”“业务”“服务”三务融合力,全力打造一支讲政治、拥法治、有温度、用力度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为推进“532”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让理想之城在整洁高效中散发智慧光芒。
队伍挂“星” 锤炼过硬“城管铁军”
从“橄榄绿”到“城管蓝”,我市城管行政执法部门至今已走过了20个年头。
他们聚焦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坚持把能力作风建设作为提升能力、狠抓落实、助力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大练兵、大比武、大竞赛活动为载体,加强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城管队伍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全力打造人民满意城管。
2008年,市城管行政执法支队下属7个辖市(区)行政执法大队全部创成省级达标大队;2011年,我市7个辖市(区)行政执法大队全部创建为江苏省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三星级单位,其中溧阳、新北、钟楼大队被评为全省标兵单位。
从城管执法支队到大队,再到中队,我市城管(综合)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步伐越走越稳健,连续多年开展队伍规范化建设5A级单位评定,并通过“一队一品”创建活动,全市共评定出20个特色中队、20个特色项目和20名模范标兵。近年来,市城管局被住建部评为“强转树”行动表现突出单位,新北城管执法大队、天宁城管执法大队、常州经开区综合执法大队被省厅评为“强转树”行动表现突出单位;市区执法队伍中3人被住建部评为“强转树”行动表现突出个人,市、区城管系统中3人被省厅评为表现突出个人。标杆的树立为全市城管执法队伍指明了方向,引领着队伍规范化建设落到实处。
聚焦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市城管局不断加强全市镇(街道)综合执法工作的协同指导,推动基层综合执法工作模块化、流程化、标准化。我市出台了《常州市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驻局律师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综合行政执法月报、周报制度,集中驻局律师力量解决基层执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我市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常州市城管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考核的通知》,其中新增了督察考核制度、勤政廉政等内容,融合了长效管理执法队伍专项考评和协同指导监督考核细则,并对全市70支各级城管和综合执法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水平进行年度考核排名,年度考核排名纳入城市长效管理绩效考核评价,并利用智诚APP执法队伍考评子系统开展“双随机”抽查,确保城管执法队伍考评公平公正,让“城管蓝”成为群众百姓的“保护色”。
科技赋能 数字城管迈向智慧城管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轨道交通网络快速形成,沿线开发项目大量出现,各种建设(作业)活动直接影响到地铁的结构安全。为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发生,市城管支队派驻执法组进驻地铁站,与常州地铁集团联合开展对轨道交通保护区进行全天候巡查,并借助科技监测手段,对违法行为实行“零秒执法”。
为有效监管建筑垃圾堆、处、运,市城管执法部门用上了无人机,开创了全省工地监管使用无人机的先河。据介绍,以往,完成近百亩未开发地块内是否有渣土堆放,至少要半天时间。现在,利用无人机监管,不到1个小时就能收集到所有资料,快捷又方便,且精准度非常高。
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我市打造了集案件受理、派遣、处置等业务模块和识别、分析、归类、深度学习等技术模块为一体的综合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智慧化手段实现全链条监管。自2021年5月起,全市城区主要道路启动实施市容环卫责任区信息化管理系统,至今共识别各类市容环卫责任制问题达12012个,推送商户短信自行处理问题达9847个,商户自行整改率从最初的70%提高到如今的95.5%。今年,我市再创96条市容环卫责任区信息化管理示范路,实行违规行为“云抓拍”,沿街商户“云提醒”,大大增强了沿街商家对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的责任意识,提高了商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度。视频记录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效减少了执法队员与商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弥补了执法队员人手不足等情况,达到“全民城管”的效果。
20年来,我市城管执法部门在执法理念、管理和手段上始终坚持不断创新进步:一是执法理念人性化——突出服务为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在全市渣土管理中,市城管支队建立“移动治污长城联动群”,及时发布渣土执法相关信息,使渣土执法工作更顺畅、更便捷。二是执法管理精细化——将“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贯穿到执法全过程,以精心的态度,精细的过程,采取差异化监管方式,全面深入开展“一场一策”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查处各类违法行为。三是执法手段智能化——我市城管执法部门充分利用智慧系统,针对市容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实时视频数据智能自动识别,实现非接触式精细化执法,大幅提高执法效能,真正实现从数字城管向智慧城管的成功转型。
本版策划:沈为国 苏龙岩 夏炳 本版撰写:刘天翼 何梦梦 蔡晓丹 秋冰 本版照片:市城管支队 胡平提供
老同志“感悟”
金建平:“五连冠”的不容易
1992年8月,常州国家高新区成立,金建平调入高新区,历经区建设局综合管理科、市政公用事业处城管处、城管行政执法大队、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等多个岗位,时刻奋战在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第一线。
金建平回忆,城市管理刚起步时,乱张贴、渣土撒泼滴漏动态性高发是管理中的“两大顽疾”。如何破解难题?新北大队在全市率先试行“初次违法教育、轻微问题告诫、突出问题约谈、管理责任建议、执行困难委托”流程,做到人性化执法,坚持执法的层次性;推进说理式执法,讲究执法的艺术性;对自由裁量执法规范进行细化,使得行政处罚工作在保障合法性的基础上更加追求合理性;开展体验式执法、阳光执法,鼓励群众参与城市管理,优化提升执法环境。经过多年努力,新北区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总分由最初的第四上升至第二,直至取得全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第一的“五连冠”。
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来自每一位城管人的接续奋斗、弯道加速。新北城管大队获评全省建设系统队伍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标兵单位”和“三星级单位”等称号。
姚国兴:每天30000余步走街串巷, 每条路况熟记于心
2021年,干了20多年城管的姚国兴退休了。
回想起做城管队员的日子,他感慨地说:“每天30000余步走街串巷,每条路、每间房都熟记于心,每件事情都是靠细心+匠心扎扎实实积累起来的。”
在雪堰镇,姚国兴的名字家喻户晓。自1996年至2017年期间,他身兼综合办、城管中队、环卫所、市管会、爱卫会、绿化队等部门负责人,每一处破旧的店招、乱扔的垃圾、乱生的杂草,都要他“过问”。姚国兴说:“那时的镇容镇貌,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如何把它整治好?只有两个字‘硬啃’。”2000年,雪堰镇在全区率先探索实行一支队伍管到底的“大城管”模式,彻底解决管理职责交叉、主体不清、监管不力等问题,达到“1+1>2”的管理效果。从此,扎钩、铲刀、铁锹、火钳、镰刀、锯刀、蛇皮袋、钢丝球、喷水壶“九小件”成了每个城管队员的“必备品”,把简单的事重复做、重复的事用心做,雪堰镇的镇容环境面貌彻底打了个“翻身仗”,镇长效综合管理考评成绩连续12年在全区排名第一。
新同志“追梦”
陈承:坚守执法一线当好“城市管家”
作为一名“90后”,陈承是城管大家庭里的新鲜血液。5年的基层执法经历,让陈承褪去青涩走向成熟。
一路走来,他清楚地认识到,城市管理工作是一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为了老百姓生活的环境更美好、更舒适,需要城管人聚焦民生实事,下足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殷殷嘱托,陈承牢记于心,胸怀“为人民管好城市”的美好愿景,他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好每一件事,勇当人民满意的“城市管家”。
杨敏弘:不负青春砥砺前行
2023年6月,杨敏弘入职溧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大队上兴中队,从事一线管理工作。
作为一名新城管队员,他切身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与担当。他说:“城管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社会责任。繁荣、文明、宜居,是每一座城市的追求。这一追求既考量着职能部门对城市的管理能力,更直接关系着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从入职那天起,杨敏弘立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因奋斗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