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职业健康检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3版:健康沙龙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吕卓蓉
近日,30岁的来常务工人员李先生接到职业健康复查的电话通知,医生告知他在初次检查中发现与其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应的检查项目有异常,经判断需要复查相应的项目,他便连忙赶到钟楼区北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业健康检查登记处。
“为什么必须要复查,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空自己到医院复查不行吗?”李先生感到不解,中心主治医师周敏耐心解释,检查结论是结合职业史、生活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症状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得出的,因此复查只能在有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且最好是初次检查机构。超过规定时间不复查,只能按初次检查结果来判断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结论未必准确。
为了最快完成检查,不耽误工作,李先生一五一十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职业史,然后进行血液、血压检查。周敏表示,为了准确判断,他还需告知本人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单位、车间(部门)、工种、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间、相关防护措施、吸烟饮酒史、药物及过敏史、既往患病史、家族史及其他异常的身体状况。
最后,李先生还需进行一些特殊检查项目:1.肺功能检查。有咯血、活动性肺结核、明显呼吸困难、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三个月内有腹部、胸部手术史,应主动告知,由医生判断是否进行检查。2.电测听检查。初次检查前应脱离噪声48小时,复查时建议脱离噪声7天。检查前应除去耳内耵聍(耳屎),告知医生哪只耳听力较好。
“只有按要求开展各项检查,才能真实反映劳动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多余’的复查,降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检查成本。”周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