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领航 匠星闪耀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常工宣 陆阳丽 秋冰
城市之间的竞争重归产业赛道。重振产业雄风,匠星闪耀是常州的最大底气。
5年来,市总工会以培育新时代工匠为起点,营造全社会尊崇工匠、宣传工匠、学习工匠、争当工匠的浓厚氛围,厚植工匠文化、传承工匠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截至目前,全市有1名“大国工匠”、1名“长三角大工匠”、7名“江苏大工匠”、39名“江苏工匠”、2名“中国质量工匠”、3名“中国纺织大工匠”、40名“龙城工匠”、30名“龙城技能标兵”。工匠数量全省领先。
日前,常州宝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机加工中心副主任张永洁入选首届“长三角大工匠”,再次擦亮了“龙城工匠”品牌。
今年是我市选树“龙城工匠”的第四个年头。今年的申报人员中,有扎根一线30年转化创新的纺织女工李承霞,有为储能技术创造“不凡”的新能源专家吴凡,有守护百姓粮食安全的水稻研究员朱邦辉,呈现出学历高、技能水平高、岗位创新能力强的特点。
5年来,我市评选出40名“龙城工匠”、30名“龙城技能标兵”,他们在各行各业“引领风骚”,都用实力证明:工匠的诞生,不唯年龄、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企业性质,重在技能!他们是常州产业工人刻苦钻研、技艺超群、追求卓越、甘于奉献的最佳形象代言人。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常州老三集团样衣部部长李承霞结合工作实际与基层调研,畅谈感受。
李承霞2003年从安徽来到常州老三集团,从流水线辅助工成长为缝纫工,后来又成长为纺织工程师、样衣部部长。她总是第一个进车间,最后一个离开车间,通过勤学苦练,练就了平均33秒上一条拉链的技能,刷新行业纪录;她在工作中发现缝纫机电机空转问题后,通过细心钻研,提出改造建议,每年为集团节电363万千瓦时。作为新晋“龙城工匠”,她主动担任“传帮带”技术导师,借助“李承霞劳模工作室”,带出了70多名徒弟,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
像李承霞一样,我市一批批脱颖而出的工匠,立足自身岗位,依托工会搭建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以“师带徒”等方式,为企业及行业培育着高精尖技能人才。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创建市级及以上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36家,其中,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家、中国长三角地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4家、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13家。为培养顶尖产业工人、筑牢技能人才地基,全市还建成1家市级工匠学院、2家区级工匠学院,已接受1800余名产业工人“入院”深造。
“刘云清老师是我的学习榜样。他从普通维修工到大国工匠的成长经历让我相信,技能可以成就梦想、报效祖国。”常州技师学院新生苗嘉禾在聆听大国工匠刘云清劳模课堂后,深有感触地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常州工会开通工匠号地铁专列,打造地铁文化宫站劳模工匠精神文化墙;精心录制了94位全国劳模口述史,在常州智慧工会平台开设“劳动创造幸福”专栏滚动播出,累计观看超83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建立常州市全国劳模档案展馆,编纂出版记录全市107位全国劳模事迹的《榜样的力量》一书……用一系列举措向全国、全省展示常州制造名城技术工人的风采,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强音鼓舞激励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