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两段审计路 十载头条情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是审计机关成立40周年,常州市审计机关举办了一系列隆重的纪念活动。我到审计正好20年,先是在建湖县审计局,2007年选调进常州市审计局。两段审计情缘,我负责宣传工作有10年,曾10次将审计工作推至国家级报纸头版头条,省市级不计其数。回看这些文章,审计机关参与国家治理的历史性演进和基层审计工作者的不懈探索与追求历历在目。

入审4个月:“头条+评论”

入职建湖审计局,我针对基层审计机关人手少的现状,力推“三层动态组合”审计组织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县级审计存在的审计质量、公正执法、廉洁自律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四大问题,荣获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我写了一篇长篇通讯和一篇短评。2004年1月2日,《中国审计报》在头版头条以《建湖“三层动态组合”审计模式受关注》的套红标题发表,并附评论员文章《我们,为前行者加油》。标题套红、给通讯配发评论员文章都是我的第一次。

江苏省审计厅迅速发文推广。我将有关情况写成内参信息,时任审计长李金华批示要求“进一步总结这方面经验”。随后《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等中央媒体联合组团采访,连续作了多篇报道。

审计掀“风暴”:半个新闻人

2004年6月24日,李金华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报告,首次“点名”被审计单位和处理结果,掀起史无前例的“审计风暴”。我想起县检察院正在办理的2名科级干部受贿、挪用公款案件,就是根据审计移送线索展开侦查的,便到检察院做了深入采访,发现在成功立案的线索中,有23%由审计机关提供。

几天后,一篇反映审计、检察机关联手办案的通讯在《中国审计报》《检察日报》《江苏法制报》头版头条发表,人民网、央视新闻等纷纷转载,基层审计成为策应“审计风暴”的典型。2005年7月,我应邀在全国审计机关通讯员培训班介绍经验。我介绍了审计宣传的各种招式,强调选题取胜、质量取胜,并提醒大家用滚动的写法,反映新闻事件的连锁反应。

2005年底,我针对县政府出台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写成基层审计整改探路的长篇通讯,《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发表,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审计整改:政府走上前台》,江苏省审计厅再次推广。

再入审计门:创新连连成

2007年10月,我被人才引进到常州市审计局继续审计宣传工作。

2008年,新任审计长刘家义提出,审计部门要有效发挥审计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常州审计紧跟要求,在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方面屡有“免疫”创新,一年时间就促成被审计单位制定完善制度超过400项,并首试第三方监督。时任局长周效华鼓励我深入调研,我将常州的创新写成长篇通讯,《中国审计报》以《既要“不出事”,又要出效益》并附评论员文章《“跟踪”是体现“免疫”的好方法》在头版头条发表,常州跟踪审计“一炮打响”。

2009年以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一些地方审计机关不恰当地介入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主体利益分配中,审计风险和腐败行为陡增。常州市审计局对第三方监督进行升级,构建了比较规范、健全的跟踪审计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我将一系列新鲜做法和成果,以通讯《引入第三方监督的创新之举》和评论员文章《给跟踪审计戴上“安全帽”》在《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推出。

2012年前后,全国各地审计机关逐步开展信息化审计。常州在江苏率先建设跨行业、跨部门、跨专业的审计监督网络,有被审计单位主动要求使用该系统查找问题并帮助整改。我感到联网审计可以更多地参与国家治理,长篇通讯《创新社会管理的实践探索》再上《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短评《让联网审计在经济社会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也点出了更多新思路、新经验。

2013年9月,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在常州开幕。花博会工程占地几千亩、投资上百亿。《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通讯《只为繁花烂漫时》揭示了审计人面对从未遇到过的异形建筑、隐蔽工程、奇花异草,是如何精细过审、降低成本的。

文化显自信:审计有精神

一个不断创新的集体,必有领导者强有力的引领,亦有创新的文化基因和视野。

常州市审计局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增强审计服务本领,切实发挥审计在促进完善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审计人还以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为对象,以审计视角透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及效果,提出诸多意见和建议。2009年常州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5亿元,2010年达70亿元,2011年总投资规模超300亿元。时任常州市委书记范燕青在审阅审计报告后作出长篇批示。2011年12月9日,《中国审计报》在头版头条以《常州审计:聚焦文化促“蝶变”》为题介绍了常州经验,并配发长达635字的编者按,盛赞“常州审计人先行一步,将文化等产业纳入审计视野,体现了一种智慧,一种思路创新,值得借鉴”。

勤于走基层:何事不成文

2013年我离开了审计宣传岗位,2014年担任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常州市委督导组成员,其间仍利用督导机会,采写了新北区审计局的创新做法。

2013年6月底,审计署和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对农村集体财务的审计监督”。我联想到新北区2009年就成立的农村监察审计工作室,将审计监督与纪检监督紧密结合,一系列综合性检查项目实现了对村级经济和村干部的有效监督。我在几个重点镇、街道采访,现场听取了农村监察审计工作人员的介绍,翻阅了相关审计报告,实地走访了很多乡村,搜集了不少素材。2014年9月,新北的做法作为全国村级经济审计监督的创新典型之一在《中国审计报》头版头条推出。《中国审计》杂志则从审计监督机制创新的角度再做深度报道,《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探索“审监合一”》成为封面文章。

十载审计宣传经历,带给我无数欣喜和激动,也让我见证了中国审计改革与发展的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