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四)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目标在前、使命在肩!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吹响了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的嘹亮号角。连日来,钟楼区各级各部门深刻把握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勠力争先,以走在前列的果敢担当,全力推动“四大功能区”建设,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

区科技局

围绕目标导向,指标挖潜“争进位”。紧盯指标任务,持续挖潜补漏,进一步加强与统计部门的沟通交流,拿出务实有效措施,全力冲刺全年指标任务。

围绕问题导向,主体培育“强联动”。进一步完善“科小—高企—瞪羚—潜在独角兽”梯队培育机制,全力支持微亿智造、中科摩通、龙冶节能等企业申报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聚力招引培育两手抓,发动板块招引高企落户,培育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企,稳步做好高企培育增量。

围绕结果导向,资源整合“加力度”。一体化推进科技、招商、人才工作;对接国际创新资源,与中国—奥地利(江苏)创新合作中心合作,建设中欧合作园区;通过飞地沙龙、院士行、科招推介、“梦想加速营”等活动,招引落地并孵化一批科技项目和各类优质科技人才项目。

区工信局

以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努力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积极做好“智改数转”诊断工作,提供覆盖更全面的“数字化服务”。加强对规上企业开展的智能制造、企业上云及两化融合等工作的支持力度。强化“灯塔工厂”引领效应,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优势的高层次本土数字经济核心企业。

以“专精特新”撬动转型升级。积极开展产业链标志性企业、项目、技术、平台、活动培育行动,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积极组织企业申报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等,鼓励企业应用先进技改技术、工艺、装备实施改造升级。

以优质服务提振企业信心。深入开展“入企”“助企”活动。全面落实各级各类支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照各级各类项目申报要求,充分挖掘优质项目,努力扩大政策普惠面。

区教育局

构建更加科学的布局规划。在全市率先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的基础上,依托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建设,聚焦“优质均衡”,勇做先行者,加快学校资源配置,力争在2024年年底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积极建构区域教育发展新模式。

构建更高质量的教育范式。依托已经结项的省前瞻性重大实验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积极转化研究成果,围绕德智体美劳各领域深化改革,不断构建“五育并举”新范式 。

构建更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制定《钟楼区“123雁阵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加大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启动“头雁振翅”“大雁领航”等培训计划,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加快“明德、明志、明范”的钟楼“明”教师的新梯队建设。

区民政局

筑忠诚之魂,树牢“走在前、做示范”的航标。坚持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确保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做示范。

鼓创新之志,点燃“走在前、做示范”的激情。突出知重负重,以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省婚姻登记示范单位创建等为抓手,深化“身后一件事”“结婚一件事”改革任务,创造更多的“钟楼经验”。突出担当作为和改革创新,全力推进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示范创新区和省级示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创建工作,着力推进省“五社联动”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扩大“人人社区”建设成果,提升“钟楼善治”美誉度。

扬奋进之力,彰显“走在前、做示范”的成效。深化“钟爱一生”党建品牌内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营造“能攻坚善争先”的良好氛围,以果敢担当的工作作风推进钟楼民政新实践取得更多业绩、更大成效。

区卫健局

找准主攻点,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出台《钟楼区落实推进“常有健康”三年行动方案》;建立疾控—机构的医防融合体系;加强与市一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临床重点专科及基层特色科室孵化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深化“四床融一”服务模式,优化“医养融合型”床位转换工作。

瞄准发力点,全力做优医疗服务。加强邹区人民医院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建设;对标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和社区医院建设,开展首批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市一院、市中医院的中医专科联盟。

抓住基本点,持续细化公卫服务。加大巩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规范开展省级健康村、社区、单位等健康细胞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建立“家庭药师工作站”,提升家医签约服务质效。打造钟楼女性健康管理示范基地,试点“1+N”托育模式。

区住建局

坚决兜牢民生底线。提质提标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全面完成安置房项目不动产出让登记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小证办理工作;有序推进安置房项目建设;全面健全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体系,推进人才公寓建设;积极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住宅小区电动车辆充电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项目;推进生态创优工程,建成一批惠及群众的口袋公园、生态绿地。

全面积蓄城市底蕴。持续打造“老城复兴样板”,谋划推进南河沿、锁桥湾等历史地段有机更新,有序推进老西门片区改造;推进重点规划编制,助力城市面貌提档升级;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内征收拆迁工作,为重大项目建设扫清障碍;推进交通畅行,打通城市断头路(桥)。

持续擦亮党建底色。强化党建引领,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模式,深入探索“红色物业”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课题,在实战实训中持续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