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 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三)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目标在前、使命在肩!刚刚召开的区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吹响了高质量推进长三角一流现代化城区建设的嘹亮号角。连日来,钟楼区各级各部门深刻把握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各项工作,牢记嘱托、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勠力争先,以走在前列的果敢担当,全力推动“四大功能区”建设,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钟楼答卷。

区委组织部

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抓实更有凝聚力的政治建设。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精心组织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切实做好巡视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在标本兼治、建章立制中不断提升组织工作质效。

以组织体系赋能治理体系,建强更有战斗力的基层堡垒。以“点亮秋白印迹 建功一流城区”系列行动为统领,做好“兴产、善治、富民”三篇大文章,启动实施产业链党建“递进培育”工程,全面深化“一网格一支部一阵地”建设,不断加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年内全面完成3年建成投用人才公寓1万套目标任务,全力构筑人才向往集聚地。

以组织担当促进干部担当,锻造更有执行力的干部铁军。深入实施领导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好干部”“好班子”评比,在更大范围试点全员绩效考核,持续以“钟新”“钟青”“钟坚”三大干教培训品牌精准赋能,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区委宣传部

理论舆论“同频共振”,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建立区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纪实平台;做强“学习达人”挑战赛、“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和“觅渡之光”理论宣讲体系建设;聚焦“四大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四敢”“招推服一体化”“解码钟楼新能源”等系列报道,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态势。

文明文化“互融共进”,凝聚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以“一网统管”平台建设为契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三标融合”;加快推进民元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色所站和示范点建设,构建多元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持续深耕“大运河文化嘉年华”品牌,打造高品质的大运河文旅长廊。

红线底线“同轴共转”,织密意识形态的安全防线。充分发挥区委联席会议统筹协调作用,凝聚起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加强阵地管理,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高标准建设进基层示范点;推动“网信+网格”双网融合,落实网络安全漏洞及安全事件处置闭环机制,全面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区委统战部

在学习贯彻精神中履行“团结奋斗”时代使命。将区委全会各项部署融合到下半年重点工作中,贯穿到全区统战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切实做到在政治上旗帜鲜明、在思想上同心同德、在行动上紧跟紧随。

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重要法宝”优势作用。一着不让抓好“五个方面重点工作”在全区统一战线落细落实;支持党外人士围绕产业强区、深化改革、双芯联动等主动建言献策、广泛集智聚力;大力推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积极贯彻“三十一条”;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上下功夫、出实效。深化与香港社区结对共建、基层侨务等特色工作。

在强基固本增效中营造“实干争先”浓厚氛围。聚焦打造“新时代基层统战实践创新试点区”目标,推动全区统战工作规范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双向发力。结合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进一步补短板、固底板、锻长板。

永红街道

提高站位,以“大格局”推动发展。践行市区部署,抓住发展契机,争取有更多特色亮点纳入市区重点工作范畴,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永红发展,打造兼具“市容”和“繁荣”的老城复兴样板区。落实街道任务,瞄准街道“五张名片”目标,扎实推进,确保年内各项工作按时圆满完成,特色亮点工作在全市全区有为有位。

纲举目张,以“小切口”落实工作。“城市更新”方面,深化“54321”红色物业机制和“3+2”物业服务模式,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一社一品”。“民生幸福”方面,加快文旅项目打造,结合街道“荆川文旅节”等载体,推动街道进一步融入全区“文商旅融合发展”要求。“多元治理”方面,拓展“网格+”城市运营管理平台业务场景,确保完整融入上级“一网统管”平台。

久久为功,以“知信行”建强保障。落实减负要求,执行“多会合一”模式,减少村社区督查检查,真正将基层减负落到实处。提振工作作风,街道纪工委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检查,切实提升街道全体干部职工“精气神”。

西林街道

坚持“精”字发力,增强发展后劲。树牢“项目为王”发展理念,瞄准新能源、集成电路产业链开展定向精准招商,围绕“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目标,紧盯工作任务,聚焦时间节点,推动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着力突破园区企业小而不精的瓶颈,同步推进民营企业载体腾退与存量盘活,整治低效企业,助力扩产增效。

坚持“惠”字贯穿,交好民生答卷。全面推进安置房办证,启动实施“星动中吴”美丽街区景观改造,皇粮浜湿地公园完成改造提升,“钟楼教育港”由蓝图变为现实;聚焦“一老一小”“一残一困”等重点人群,深入实施各类惠民服务项目;开展“‘椿’风十里”文化惠民活动,建成新型城市书房“椿芳书苑”。

坚持“实”字筑基,凝聚干事合力。积极探索研究“西引力”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之路;开展“成林”干部教培工程,以实绩为导向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提振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持续激发干部在项目招引、征收搬迁、信访维稳等攻坚一线干事创业的激情。

南大街街道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干事创业新动能。强化网格党群直通站、红色服务吧和吾悦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等阵地引领作用;深化打造“许巧珍学习月”“幸福·南厢”社工站品牌,办好“双桂学堂”“小楠社工学堂”;发挥“红网·厢约”网约车党员志愿服务队力量,用好“1184N”人大代表全方位履职平台,加强“青春回常 侨建老城厢”品牌建设,充分凝聚团结向上力量。

坚持改革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新提升。探索破题南大街片区联动复兴,积极配合季子文化展示中心、大观楼及止园等全市老城厢复兴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引导吾悦、百货大楼等市场主体提升形象、调整业态。加快“商圈社区”改革步伐,抓好17项重点任务,迸发商圈新活力。

坚持人民至上,描绘民生幸福新画卷。全力攻坚危旧房治理工程,有序推进既有住宅电梯加装、次新小区电梯更新。积极打造美丽街区,创建垃圾分类达标小区和广化街示范路,推动提升西瀛里、篦箕巷整体风貌。加快推进中意社区、西直街社区建成投用。深化“一网统管”系统建设和场景运用,打造更多南大街治理名片。

荷花池街道

以筑巢引凤、固巢留凤拉动增长引擎。编定“全口径”楼宇招商手册,打造“一站式”云招商地图,推动线上线下招商服务双管齐下。以新世纪提升、大庙弄改造为抓手,加快精致型服务业产业的引进培育,为老城厢经济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聚焦青年生活所需,持续推进西横街10号人才公寓建设,筑牢人才“蓄水池”。

以谋民之利、解民之忧增进百姓福祉。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危旧房治理工作,统筹谋划片区征收,着力提升城区居住环境。优化“五方四治”物管模式,创新物业管理服务,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擦亮医养结合金字招牌,加快构建多功能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特色街区,守护老人幸福晚年。

以人文之风、时尚之韵彰显老城魅力。深化“赏一池芳华,品半城荷厢”文商旅融合发展品牌,通过老城厢文化寻宝赛、“老字号奇妙夜”等活动,扎实做好非遗文化的创新表达和保护传承。持续推进“大庙弄青年里”项目建设,扩大“你好北大街”系列活动影响力,突出文化引导,唤醒“常州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