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乳腺专家团队下基层,群众健康得实惠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曹艳 潘英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乳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已经成为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武进中医医院乳腺病科专家团队通过医共体建设,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辐射洛阳、漕桥、嘉泽、前黄、礼河、横林等6个乡镇卫生院,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等问题,把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6年多来,乳腺病科主任、主任医师储军带领的专家团队累计诊治病例2000余人次,及时发现需要手术的乳腺肿瘤病例200余人次。家住礼河的陈女士就是受益者之一。

陈女士虽然只有49岁,却已是3岁宝宝的奶奶,平时主要在家忙着带孩子,对身体健康重视不够,没能定期体检。一个月前,陈女士在洗澡时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有一个包块,手触如红枣大小,按压稍有疼痛感。本打算去武进中医医院乳腺病科就诊,听说该院乳腺病科专家团队定期在礼河卫生院坐诊,便前往礼河卫生院就诊。乳腺病科副主任中医师贺建红通过手诊发现陈女士右乳外上距离乳头乳晕约3厘米处有包块,约3.0×2.5厘米,质地偏硬,边界不清,形态欠规则,活动度一般。转诊至武进中医医院后,陈女士又接受了钼靶和磁共振检查。贺建红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乳腺癌,建议手术治疗。术前,贺建红考虑到陈女士的右乳病灶为单发,距离乳头乳晕有一定距离,且其乳房较大,若术中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进行保乳手术较为合适。与陈女士沟通后,贺建红为其制定详细手术方案。术中,贺建红探查见右乳外上方一包块,中央见坏死样变。术中快速病理切片结果为右乳浸润性癌。与家属沟通后,随即进行右乳肿瘤整形保乳术+右腋下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陈女士双侧乳腺形态基本对称,无明显改变,并将按期进行放化疗。

“虽然陈女士没有乳腺癌家族史,但体重偏胖,平时较劳累,性格急躁,这些因素都是乳腺癌的诱因。”贺建红说。

贺建红介绍,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细胞在多种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失控的现象,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临床上常表现为乳房肿块、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晚期因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可出现多器官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生命。乳腺癌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一般与家族遗传、月经初潮早(12岁前来月经)绝经晚(55岁以后绝经)、不育或不哺乳等内在因素以及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压力大、情绪抑郁等外在因素有关。一般通过体格检查、乳腺彩超、乳腺钼靶、磁共振等检查发现,而病理学检查为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10余年的发展,武进中医医院乳腺病科在诊治乳腺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纤维腺瘤、副乳腺、男性乳房发育、乳腺增生症、哺乳期乳腺炎、非哺乳期乳腺炎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科室秉持中医中药理念,在乳腺癌的康复调理、乳腺增生、哺乳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产后乳汁少、回乳、乳腺脓肿等方面开展中药内服外敷治疗、窦道的扩创挂线治疗、纸埝法等。特别是乳腺增生和非哺乳期乳腺炎基本采用纯中医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在临床上,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且一般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专家提醒,防治乳腺癌要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建议女性朋友每月进行乳房自检,在月经干净后一周,用指腹触摸乳房和腋窝,一旦发现乳房增生、肿块、乳头溢液等异常现象,及时到医院就诊。有乳腺癌家族遗传史、肥胖者、中年妇女等乳腺癌高危人群,更要高度重视。因目前发病有年轻化走势,建议25岁以上女性每年进行一次乳腺彩超检查,40岁以后除彩超外还需1—2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