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女子肖像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浦东美术馆。

与相距不远的东方明珠塔前的人声鼎沸相比,这里是安静的,相对安静。可以舒舒服服看完馆内的所有展品,其中包括拉斐尔、鲁本斯、库尔贝、夏加尔、马蒂斯等著名画家的非著名作品。

但是很奇怪,所有作品看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一幅不出名的肖像画,《女子肖像》:棉麻质感的头巾蓬松整洁,戴在女子头上。头巾素雅,素雅头巾下的脸庞,白皙,清秀,冷静。她穿着褐色夹衣,式样简单极了,只在袖口领口滚了白边。白边可能是动物的皮毛,绒绒的,触感一定很舒服。轻拿小花的右手,戴了两枚精致的戒指。左手,握着红色串珠。

整张画,除了左手画得稍微有一点结构不准确,其他地方无可挑剔。

画面均衡、精致,画中人宁静、文静,又似乎有一点羞涩、拘束,以至于她显得过于端庄。她很年轻,右手无名指上戴戒指,意味着她已婚。

画名《女子肖像》,作者是“匿名德国艺术家”,卡片上是这么写的,匿名,Anonymous。

约作于1480年。这一年中国的画家唐寅10岁,欧洲正在文艺复兴。

不必借助宗教故事里的人物来表现人间女子了,《女子肖像》就是画这人间女子,她亲切,日常的美丽与美好在闪光。

她是谁?我不知道。

不过,旁边一幅《男子肖像》与《女子肖像》“成对”,两幅画表现的是一对夫妇。《男子肖像》在我看来乏善可陈,他平面,苍白,如果有什么能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他的相貌具有幽默感,卡通、萌萌的。

她则不同,虽然和文艺复兴大师们笔下的肖像相比,她板正得多,色彩和光影都薄薄一层,很骨感。可能正是这种骨感,使得她有一点点冷,一点点疏离。中国画中的高士,一般都被表现得骨感。但是高士年老,年老而显智慧。她不是。

她是潺潺流淌的清水,冷之中也有温润,好像带着呼吸的热气。她的眼睛里有期盼,嘴角有满足。手中小花朵和她同样的素朴纯洁,串珠和她同样的温润可爱,花朵和串珠这两样给画面点缀了一点活泼。她对世界很少欲望,她的欲望只给予美。

我站在画前一再地赞叹:真好,真好看。

可以订制肖像画的家庭,应该有着不错的社会地位。所以,她可能是一位贵族,最起码生活优渥。除此以外,再无其他信息可寻,从画面上我也无法了解更多,因为我对欧洲文化几乎一无所知。比如,她手中红色和白色的小花朵有所象征吗?她身着的是日常装束还是戏剧装束?

作者为什么会是匿名呢?他故意要隐匿自己的名字?他会不知道这是一幅妙手偶得的好作品?究竟是匿名还是佚名?世界对一个寂寂无名的艺术家偶尔流传下来的作品,是缺乏考证的兴趣和动力的。

不过,作品不需要任何注解,自己会说话。只要看着她,端庄的构图,端庄的色彩,端庄的轮廓,端庄的姿态,花一样的手指间盛开的花,构成秀润的一个她留下来。她如此年轻,刚刚从女孩成为女人,生活才刚开始,未来虽不确定,但是,大概也许可能是美好的。

我想到其他的一些画,有些作者佚名,有些画中人佚名。最介于名与不名之间的是一幅叫《无名女郎》的画,由俄国克拉姆斯创作,画非常著名,画中女郎无名,但是无名女郎的脸庞,深深印在很多人的心里。多少人求名,多少人想留名,多少风光一时的人被岁月冲刷得干干净净,又有多少被岁月遴选留下的物件是无名者的杰作。历史需要具体的建筑、遗址、文物、艺术品去构建,才能实实在在有所把握,里面留下很多的名字,以及很多没有留下来的名字。

历史从来不虚无,世界也不虚无,只有人类对名利的追逐,大概是虚无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