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田秀才”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杨成武 夏伟斌) “你们看,电热泵智能烘干和原来烧煤烘干相比,省时、节能、环保,一年能为农机合作社节省25万元,稻谷在品质上也有很大提升。”这是金坛区新一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班上,“理论+实操”的现场教学场景。

金坛区通过平台打造、靶向培育等措施,让会种田、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涌现,为传统农业转型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直溪镇吕坵井道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起初,合作社法人孙井道由于不懂技术,经济效益始终不理想。2019年,孙井道参加了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和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省级高素质农民培养(粮油)培训班”。在学习期间,专家和教授们来到合作社实地调研,进行“把脉问诊”。经点拨,合作社踩准了方向,社员由6户发展到12户,产值突破百万元。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金坛区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与其开展合作,打造校地联动、教产衔接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蹚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联合办学”之路。培训范围覆盖全区9个镇(区、街道)、129个行政村(社区)的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

水稻、水产和茶叶是金坛特色优势产业。针对“两水一茶”地域特色、农民素质参差不齐、产业发展不均衡等实际情况,金坛区还创新推出“田间课堂”“茶园课堂”等特色课程。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站长李建平说,今年上半年,已举办培训班14期,包括茶叶精制加工、红香芋种植、水产养殖等。

“同样的养殖面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农民,经营收益远远高于没有培训过的农民。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农村创业者,让数据多‘跑路’就是我们的发展方向。”青年新农人沈俊说。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2016年金坛开始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前已培育新农人9300余人,涌现出“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蔡冬生、“江苏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戴倩云等一大批优秀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