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智 童华岗 陈刚 万宣卿 周晓玲
站在宽阔的新孟河殷村段向西眺望,一排排整齐的花园洋楼临河而建,三五成群的学生漫步在现代化校园。远处,“殷村职教小镇”的精神堡垒透露着新时代的朝气,西侧的侨裕大厦在通透的阳光下格外清晰。
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在邹区殷村这样一个距离主城区近1个小时车程的地方,竟如此美丽又充满现代化气息。而这背后的一切,都来自于一个人——殷村职教小镇镇长、殷村村党委书记、侨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礼斌。他用永不服输、脚踏实地的“钉子精神”,30年如一日带领企业乃至于全村人民,奋斗出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第一根梁,第一桶金
穷则思变、筚路蓝缕的奋斗人生,是陈礼斌创业时的最真实写照。
1961年出生的陈礼斌,在15岁初中毕业后就跟随父母,一边在农村种田,一边在外当油漆工学徒。但那时的殷村,还是一个交通不发达,很少有乡镇企业的地方。“与其在农村打转,还不如去城里发展!”年轻的陈礼斌当机立断,来到常州从事油漆工,凭着一股冲劲,一头扎进了城市。
几年后,对商业有着独特敏感的他很快发现了商机:很多常州企业正在往外转移,未来的农村,有大发展!1989年,陈礼斌带着殷村23名农民兄弟,拿着东拼西凑借的2.5万元,租了村里3间近120平方米的简陋厂房,依然从事自己最熟悉的喷漆业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创业之初,陈礼斌为一家国营外贸公司加工折叠沙滩椅的喷漆业务,天性敏感的他很快发现了出口商机。“为什么不能自己组织原材料生产、出口呢?”陈礼斌大刀阔斧对公司进行转型,了解行业信息、学习先进经验。很快,他自己组织原料生产、委托外贸公司代理出口,最后又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自主生产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企业迅速走上了快速发展通道。“在2000年,我们的出口就做到了8000万美元。”
中流击水,踏浪行舟
第一桶金的到来,并没有阻止陈礼斌前行的脚步,反而使他奋斗的步履更为坚定。
创业初期,人才、资金、市场都没有,产品生产、销售的每个环节都非常艰难。同时,旅游用品更新迭代快,容易被复制,唯有创新才能保持不败之地。陈礼斌潜心钻研,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努力攻克前沿技术,设计出的产品符合国际审美,经久耐用,这样的产品才会有竞争力。回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陈礼斌依然历历在目。
很快,陈礼斌又瞄准了酒店行业,一举成为香格里拉、洲际、都喜等多家酒店的业主,酒店业也一路高歌猛进,直到遭遇疫情后戛然而止。虽然步履维艰,但是陈礼斌抗住压力,做到不减薪,不裁员,独自穿越市场低谷,行稳致远等待下个花开。
虽然美好时常与现实错位,但付出终会有回报。数十年白驹过隙。陈礼斌白手起家,踏实前行,如今,常州侨裕集团已成为集旅游产品制造、酒店和房地产“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集团化企业,企业现有员工3600多人,企业总资产近35亿元。
薪火相传,德润桑梓
拼搏事业之余,陈礼斌从未忘却扎根于斯、哺育了自家数代人的土地。
刚刚创业两年后,他就被推荐担任殷村村党组织书记。当上村书记之后,陈礼斌首先想到的是老百姓脱贫致富,他大力发展村办企业,不断壮大村级工业经济,使村民由农民变工人,收入渐渐增加。
1993年开始,殷村进行了第一次土地规划,用了8年时间先后投资3000万元,将村里1800亩低产农田建设成为现代化高产农田,为全村工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000年初,陈礼斌带领村委对原村办企业进行了所有制改革,在殷村民营工业园区里逐步发展起了以侨裕集团为龙头的涉及旅游用品、床服用品、机械加工等产品的大小民营企业23 家,形成了300亩富民工业园区。到2000年末,殷村工业产值突破1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小时候艰苦的求学经历也一直激励着陈礼斌:他想将来有条件了,一定要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让殷村的子孙后代接受良好教育。1996年,陈礼斌发起号召,以侨裕为代表的殷村民营企业共同捐资300万元建设了殷村小学。2002年,侨裕集团借资3000万元建设了泰村实验学校,涵盖小学和初中。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礼斌不仅将原先准备发往美国的1000顶帐篷和2000张野营床捐赠给灾区,还在泰村实验学校内设立“绵竹班”,把106名受灾儿童带到殷村学习和生活。30多年来,侨裕集团先后花在新农村建设、捐助资助困难群体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金额达到了1.2亿元。
勠力同心,共绘蓝图
“今日殷村学剑桥,明日剑桥在殷村”。这是陈礼斌对教育事业的朴素愿景,也是他“构思”建设职教园的赤诚初心。
2006年建成开学的常州艺术高等职业学校,成为了最早入驻殷村的学校。在校长高慰的口中,他们是殷村职业教育园区的“拓荒者”。“这里吸引我的,是陈礼斌对教育的深刻理解,我们看到了这片职教小镇的星火之势,一定会越发壮大。”
在规划好的框里,殷村陆续装进了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市公安局人民警察培训学校、常州交通技师学院等优质学校,职教文化生根发芽,初步走出了一条“文教兴村”的特色发展之路。殷村职教特色小镇也于2017年5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这是以“新职教、新农村、新旅游”深度融合为特色的唯一省级职教特色小镇。
如今,殷村职教小镇又引进了常州市工贸高级技工学校、常州航空技工学校和常州卫校三家 “新成员”。陈礼斌也一如既往,带领殷村强力推进国际职教特色名镇的规划调优、项目攻坚、产业布局、人才集聚和运营创新,逐步实现小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融共赢,努力使殷村成为建在田园里的国际教育小镇,行在花园的研学旅游小镇,住在公园的生态文明小镇。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在变幻莫测的商海和家乡建设的道路上,陈礼斌立志让船行得更稳,驶得更远,无惧风浪,与时代并肩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