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守正创新,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文笔塔 观点 上一篇 下一篇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实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根本遵循。
守正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精髓要义
守正的原理之道,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回首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面对世界局势风云激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被反复验证、人民性和实践性被充分贯彻、开放性和时代性被不断彰显。
守正的方向之道,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回看历史长卷:从上海石库门小楼的一盏灯火点亮,到嘉兴南湖的一叶红船,依水行舟,忠诚为民;从井冈山上杜鹃依旧红火,到遵义会议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荡气回肠的解放呐喊,到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推进中国富强大业,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守方向之正,守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守正的道路之道,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守道路之正,就是要守扎根当代中国客观实际,经过长期探索后奋力开拓的一条社会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并且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
创新是不懈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发展驱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征程,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永葆活力的基因密码。
在经济建设创新之道方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政治建设创新之道方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同时,要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在文化建设创新之道方面,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创新方面发展势头不减,在文化方面形成了朝气蓬勃、富有活力、灿烂辉煌的发展模式。要继续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继续繁荣发展中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社会建设创新之道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真正做到“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在生态文明建设创新之道方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守正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准确把握守正创新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以永不停滞、永不僵化、永葆创新的精神姿态,自信自强、踔厉奋发,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