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理工学院携手常州市大中小学共建“大思政课”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8版:现代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张珍 王云白 尤佳) 6月7日下午,江苏理工学院隆重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成果汇报会。汇报会分为“追忆”“征程”两个篇章,学院师生与常州市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师生通过歌曲、舞蹈、演奏、书法、朗诵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意义深远的文化艺术课程,再现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伟大历史的峥嵘岁月,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振奋景象。
汇报会重点展示了学院与地方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理念与行动,体现了不同学段教育工作者的对话、协同与共建。既是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生动诠释,也对课程中如何立德树人、协同育人做了有益有效的尝试、示范。
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入推进“U—G—S”(高校—政府—中小学)战略合作项目,并以此为依托,与地方教育“双向奔赴”,共建共育共进,在党的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深度融合、协同发展。坚持师资队伍联建、课程资源联享、实践活动联办,共同呈现课程思政成果,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真正落到实处、落到细处、落到深处。
一体化共建使资源利用统筹高效。共同利用可用于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元素和资源,共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生态圈。依托中小学实践基地为高校学生提供思政教育实践机会,去年学院与新闸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进小学”,通过萝卜干制作,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一体化共育使育人成果更加明显。聚焦大中小学全时段思政教育,确保在育人方向上同向同行、学段上互联互通、目标上衔接链接,打造全学段“共育”平台。增强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坚持价值塑造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一体化推进,构建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一体化共进使校地合作优势凸显。打造共进平台,发挥多元主体作用,高品质构建“高校+地方”校地协同发展共同体。学院发挥高校科研、教师教育、师范专业等方面的优势,与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共同研发适合不同年龄学段的艺术课程,共研音乐党课、共编红色舞蹈、共学伟人诗词,共同组织教师进行一体化课程思政培训,推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协同发展,彰显“1+1>2”的一体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