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奢侈一边贫穷?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6版:常州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贝恩公司在《2021年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中提到,奢侈品在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力,中国有望在202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最近,我购入了被称为“日本张爱玲”的森茉莉所写的《奢侈贫穷》一书。本意是抱着领略日式张爱玲的文采,看一看日本女性的奢侈生活是怎样的。读完后,我一头雾水、一脸懵圈。和张爱玲才华横溢,20出头就靠稿费实现经济独立,曾以全额奖学金得主的身份被香港大学保送至牛津大学(因战争未去成)截然不同,森茉莉几乎是躺在父亲的遗产上过了大半辈子,一步步从“真奢侈”沦为“真贫穷”。
森茉莉的父亲森鸥外,与同时期的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一起被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三大文豪。虽然我只听说过后两者,但不妨碍森茉莉一家在上世纪初就过着一种欧洲精英式的生活:未出嫁前,森茉莉在父亲的荫庇下住着当时东京湾最好的洋房(也可能是全日本最好的洋房),吃进口巧克力,穿德国进口服饰;父亲在世时,即为她指定了门当户对的亲事,不到20岁,森茉莉就跟着第一任丈夫前往欧洲生活……事情发展到这,整一个白富美花开月正圆的人生赢家即视感。然而,在经历两次婚姻、父母双亡后,毫无谋生技能的森茉莉立即从明治时期的贵族家庭坠入到贫民阶层——甚至在中年之后还被早年抛弃的长子骗取了大半辈子的积蓄。中晚年时,森茉莉开始写作,总算有了点稿费收入,但所有的书籍里清一色都有父亲的影子,等于还是靠父亲的名气赚钱。
森茉莉不像张爱玲,但与张爱玲的生母——民国贵族小姐黄逸梵(原名黄素琼)倒有几分相似之处:黄逸梵从28岁起就一直处在旅行的状态。在张爱玲的印象里,她每次去见母亲,母亲似乎都在准备整装待发——这在那个年代是一种被羡慕的欧美式的上流社会生活方式。最为相似的是,黄逸梵“一辈子没有工作过,因为瞧不起钱,因为出身贵族”。
森茉莉在《奢侈贫穷》中,依然构筑了一个公主的世界——因为不会修补衣服,穿过的衣服从来不洗,破个洞就扔河里……我个人完全不推荐森茉莉这种在垃圾堆里当公主的生活方式,但《奢侈贫穷》给予读者的启迪之一,便是再次印证了财富的不可持续性。由于上世纪前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森鸥外为子女置办的房产等有形资产基本散尽。很长一段时间内,森茉莉是靠父亲的版税生活,但森鸥外去世多年后,他的作品不再受版权保护,直到这时,森茉莉才算真正地坠入贫穷。黄逸梵的祖父黄翼升曾是江南七省水门提督,相当于现在的军区海军司令员,和李鸿章一样是曾国藩的得力干将。当年,黄逸梵带着丰厚的嫁妆嫁给张爱玲的父亲,之所以多年来不事生产也能维持相对体面洋气的生活就是靠这份嫁妆以及祖上的遗产。
普通人哪来这样的家底?
如果还要撑着体面的架子,恐怕不是奢侈贫穷而是彻底贫穷吧。
令人吃惊的是,《奢侈贫穷》的扉页上居然写着“女人啊,任何年纪都需要一点少女心”,似乎是号召读者哪怕吃不上饭了,但还是要有粉红色的梦?
真是何不食肉糜!
法国哲学家让·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写道:“消费的逻辑被定义为符号操纵”。回望前几年“精致穷”的社会现象,不正是部分群体被消费主义裹挟的真实写照吗?“精致穷”的人们在追求精致的路上耗尽心力,不断跨越自身的经济能力,最终被经济压力反噬,不仅导致了贫困,还背上了高额债务。有社会学专家提出,“精致穷”是一个人自我意志力不足的体现。当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致穷”时,便有越来越多的资本陷入狂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