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想过银行股会涨,但没奢望过它也能涨停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4版:常州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马静

新的一周开始,“中特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估值体系)就点燃了A股市场的激情。5月8日当天大盘震荡上涨,盘中沪指甚至一度站上3400点,创年内新高。截至当天记者发稿,大金融、军工、油气开采及服务等中字头股票爆发,数据要素等计算机概念也有所表现。一时间,股民们欢欣鼓舞,“中特估”能否成为二季度后半程乃至全年的主线也成了投资者热议的话题。

“中字头”大爆发,“中国银行”成“中国很行”?

“我上午还在开部门例会呢,手机App就推送了信息,说中国银行的股票涨停了。”说起周一的A股行情,“95后”市民小瞿还有些犯迷糊,“银行股是同事推荐我买的,说最近走势不错,但是我从没奢望过银行股也能涨停啊。”小瞿乐呵呵地表示自己捡了个“漏”,打算近期就落袋为安。

当日的金融板块涨停的可不止中国银行这一只股票。截至5月8日收盘,大金融股持续走强,中国银行、中信银行、西安银行涨停;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涨超6%;证券板块也持续拉升,中国银河涨超7%,中银证券涨超5%。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近期银行股的飙升,出乎不少投资者意料。根据Wind统计,4月以来截至记者发稿,42只银行股近乎全部实现正增长。15家银行累计涨幅超过10%,其中,中信银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中国银行累计涨幅超过20%;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涨幅均超过15%;光大银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西安银行、重庆银行等均累计涨超12%。5月8日当天,中国银行盘中涨停更是近8年来的首次,难怪网上有不少股民戏称当日A股市场上的“中国银行”成了“中国很行”。而不少老股民也回忆,这样的行情近年来确为少见,“上一轮银行股暴涨还要追溯到2018年初。”老股民邱先生说道。

除了银行股暴涨,中字头、一带一路概念股也继续活跃。5月8日,中船汉光、中国电研、中国船舶、中钢国际等超10股涨停,中国移动、中国石油等多股均再创新高。AI概念股午后展开反弹,应用、数据方向相对偏强,中国出版、科大讯飞、久远银海、天娱数科等多股涨停。

一时间,散户们激动地用“杀疯了”形容当日“中特估”的走势。“我妈让我买中国移动的时候,股价还维持在60多元,我不以为然,今天它已经涨到让我高攀不起了。”周一收盘,看着中国移动的股价飙涨超过107元,市民周女士懊恼至极,唯一让她欣慰的是,“至少我妈捂在手里,赚了。”

机构纷纷唱多,“中特估”将成后市主线?

作为今年不输ChatGPT、数字经济的一大投资主线,近期“中特估”概念持续发酵,凭借着相关标的具有低估值、高股息等特点,同时受到政策消息面刺激,使得市场资金形成共识,行情赚钱效应明显。“中特估”能否成为二季度后半程乃至全年的主线也是股民们眼下热议的话题。

我市一证券营业厅分析师表示,今年来A股市场较为清晰的两条主线就是“数字经济”和“中特估”,不过前者涨幅巨大,热钱扎堆;与之相较,那些估值更为合理的“中特估”目前更受到稳健类资金的推崇,而银行股显然也是其中的受益标的。

此前,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也曾公开表示,目前银行板块PB与PE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也是A股各板块里估值最低的(价值显著低估)。他认为,“估值较低的,仍有不小的修复空间。”

富国基金在日前的行情点评中也专门提及了银行股,认为在“中特估”概念催化下,银行估值修复的逻辑或仍将延续。从短期来看,银行息差或将企稳、风险因素的压制逐渐解除,非息收入有望提振业绩,利于银行估值修复。中期而言,银行收入增速在今年一季度已到最低点,预计后期收入增速会逐步改善。另外,经济复苏与低估值同频共振时,银行板块向上修复弹性较大,低估值修复行情有望贯穿2023年。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眼下一段时期是国内PPI转正前的过渡阶段,即需求或产量相对疲弱的情形下,价格尚不强劲,中游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形成,此时市场大概率会沿着“中特估”走主线,AI时而活跃的态势。需要提醒的是,待PPI转正之后,中游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逐步扩大,投资者就要注意,市场风格或将发生转换。“说一千道一万,不论市场哪种风格,走什么主线,对投资者而言,合理控制仓位才能做到进退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