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在“破立”中迈向高端

日期:01-15
字号:
版面: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3版:常州新闻 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张舒逸 李花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博士王郢,2018年担任中天钢铁集团特钢公司总经理以来,全力践行“敢想敢干、小损失试错”的“特钢文化”,推动集团成功创建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助力中天特钢在“破立”中稳步迈向高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

前不久,王郢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从“赚材料钱”转为“赚技术钱”

“为特殊的用途、用特殊的成分、有特殊的质量要求而生产的钢材,都可以叫特钢。特钢种类多、用途广,是衡量一个国家钢铁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1979年出生的王郢长着一张娃娃脸,谈起特钢产业如数家珍。

特钢是高端制造业的基础材料。中国是钢铁产能和消费大国,但一直以来是“大路货”多、“高精尖”少,一边是产能过剩,一边又不得不进口国外的高价特钢。

进入中天钢铁以来,王郢始终围绕特钢产业前沿进行技术创新,带领团队完成“脉冲磁致振荡+电磁搅拌”连铸技术、连铸替代传统模铸生产风电用轴承钢技术、绿色高效大载荷轴承钢球用钢研发与应用等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核心技术,累计参与完成30余项专利,发表论文40余篇。

“研发过程很痛苦,我们找问题、找方向、找措施,各方面都经历了很多的探索。”王郢说,项目研发成功后,新推出的产品实现了更低碳排放、更高效率、更低成本,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赚材料钱”转变为“赚技术钱”,大幅提升了亩均效益。

产品质量,是管理出来的

“冶金是一个流程型的制造业,外表粗犷,其实里子相当精细。”王郢说,特钢冶炼涉及物理学、材料学、化学,对操作技能和稳定性的要求更高。

“流程性行业无法回溯,特钢的‘特’不仅在于性能成分要求,最核心的在于‘稳’。”王郢以轴承钢举例,轴承钢中有一个核心指标L10,就是做1万个生产样品质量测试的结果,为保证产品质量,要拿参数最差的10%作为产品批次的结果,并不取测试结果的平均值。研发团队实现工艺突破后,生产更要稳定。

“产品质量,有人说是设计出来的,有人说是检测出来的,有人说是生产出来的,而我更倾向于是管理出来的。人机料法环测一个都不能少。”正是王郢对产品质量的坚持,让中天特钢在市场获得青睐。目前,特钢公司年产特钢达500万吨,其中20%为“高精尖”产品,客户涵盖国内外顶尖企业。

工业创新,要到实践中找答案

“努力,肯钻研,每次技术研发都冲锋在前。有了阶段性成果后,他会毫无保留地将相关技术与大家分享。”提起王郢,参与研发项目的杨成威博士竖起大拇指。

2021年,“王郢创新工作室”成立,坚持“敢想敢干,小损失试错”方针,积极组织开展技术交流、观摩实践和学习讨论,成员之间互相学习提高,也不断吸引和指导广大员工参加技术创新。

“我常和同事们说,特钢领域要破立并举。不能抱着10年前的制度、20年前的标准条例、30年前的教科书循规蹈矩,一旦探索出成熟成功的工序体系和经验做法,要坚持,不能鲁莽冒进。”在科研一线多年,王郢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很多工业创新要到实践中去寻找答案;如果试验中有纰漏,产生的损失不大,一概不算入考核,还给予表扬,获得成果之后给予重奖。

基于“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企业文化,在“破立并举”下,王郢工作室已取得30余项发明专利,申报国、省部级等科技项目18项,并培养出了一批技术骨干、技能专家和先模产业工人,为中天钢铁创新创效作出显著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