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旧的钟山表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现在戴在手上的这块表,我已记不清是第几块手表了,只记得我戴的第一块手表是钟山表。那块旧的钟山表,虽早已“退休”,但我一直珍藏在家,有时候还会拿出来看看。看见它,就像看见久别的亲人和朋友那样亲切、温暖,心里充满深切的怀念。
1968年9月,我做教师了。因为没有手表,上课时很难掌握时间,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学校里只有几个家住城里的老师戴手表,多数老师没有手表,我上公开课时就借用一下,下课后立马还给人家。还表时我就想,我要有一块手表就好了。
那时候手表很昂贵,好一点的要一两百元,最普通的也要三四十元,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那时一个月的工资才30多元,一家人要吃饭,哪有余钱买手表呢?而且买手表还要表票,那票可是一票难求。
买不起手表,我想可以先买一只小闹钟上课用。我读高三时,教我们语文课的魏老师就有一只小闹钟,我们都看见过,只有墨水瓶那样大,可以抓在手心里,耳朵靠近了才能听到它铿锵有力的“嚓嚓”声。魏老师视如珍宝,随时带在身边。我清楚地记得,预备铃响了,他走进教室就把小闹钟放在讲台上。上课铃响了,他就凑近小闹钟看一看,然后推推眼镜说:“8:30,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上课时,他也几次凑近小闹钟看时间。下课铃响起,他的课正好上完了,然后准时叫下课。我们都喜欢他那只黑褐色的小闹钟,也不知他是从哪里买到的。想起魏老师的小闹钟,我也想买一只那样的袖珍小闹钟上课用,托人去常州南京上海买,答复是只有大的没有小的。大的响声大,不适合上课用。买不到小闹钟,我也很着急,天天上课,没有手表怎么行啊?那时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买一块手表,想手表都想疯了。
苦等了一年,我终于等到了一个买手表的机会。我有个姐夫在镇上信用社当主任,有一天他拿出一张小纸条,大度地对我说:“这是一张‘钟山’表票,40元的。这张票是发给我的,知道你急需要手表,给你买吧。”我接过表票如获至宝,兴奋得连饭也不想吃。老师们知道我得到一张“钟山”表票,都很羡慕,传来传去,表票几乎被撕破了。家住南京江心洲的刘老师抓过表票说:“对对,‘钟山’表票,40元的。我回南京给你买,下星期一带给你。”
果然,星期一的早晨我一到学校,刘老师就把一只崭新的钟山表递给我。我接过表一看,表面比铜板大一点,黑幽幽的阿拉伯数字在表面上排成圆形,字迹工整清晰,表面上还有“南京钟山”的字样。把表靠近耳朵,“嚓嚓嚓”的走动声就像人的心跳那样匀称有力。刘老师帮我把表戴在左手腕上,我迎着阳光一照,表面上金光闪闪,老师们都笑了。
戴上手表,我的生活和教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过去没有手表,冬天早晨起床是最麻烦的事。那时我担任班主任,每天都要起早上班,检查学生到校情况。没有手表就很难掌握起床的时间,只能凭感觉,往往起得太早。爬起来睡下,睡下又爬起来,折腾得头晕脑胀的。夜里睡不好觉,白天头都晕乎乎的,上起课来也没有精神。现在有手表了,按时起床,按时上班,睡眠质量好了,工作起来也更有精神了。
最大的变化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上。课堂教学是一个时间性特别强的工作过程,一节课45分钟,分分秒秒都要珍惜。过去没有手表时,只好凭感觉和经验上课,随意性很大。下课铃响了,该讲的内容还未讲完,有时只好硬着头皮拖课,匆匆忙忙才把一节课上完。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效果如何就可想而知了。现在手表戴在手腕上,可随时掌握教学过程,像魏老师那样准时准点,每节课的45分钟都能充分利用。课上好了,学生学好了,考试出成绩了,我也多次获奖评优了。我对钟山表说:“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我小心谨慎地呵护着我心爱的钟山表,可是有一次我却大意失荆州,使钟山表受到了第一次伤害。那是插双季早稻秧苗的时候,我放学回家去换妻子回来烧晚饭,下水田时就随手把表放在上衣的口袋里。我和社员们比赛插秧,竟忘记了口袋里的手表。一块地插完了,老队长问我时间,我一摸口袋,糟了,手表不见了!我找来找去,找不到手表了。老队长把田里的水放干了,叫全部社员帮着找,找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可是,钟山表不转了,我好心痛!第二天去镇上修理后才重新转起来。“钟山”受伤了,这都是我的错,为此我自责了好几天。
春去春又回,“钟山”伴我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初中毕业生。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广大农民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了,万元户也横空出世了。我们学校的老师也个个戴起了手表,而且一个比一个时尚。老师们对我说:“现在还有谁戴钟山表?买块新表吧。”我与我的“钟山”十多年来朝夕相处,患难与共,我不忍心脱下它,别人再怎么说,我还是戴着它。
水涨船高,我们家的经济也好起来了,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家里人都劝我买新表,可我舍不得“钟山”,还是固执地戴着它。可是,大概是老了,“钟山”又停机了,我准备再去修一修。晚上儿子递过来一块上海牌的新手表说:“爸,换新的,与时俱进,让‘钟山’退休吧。”大家都劝我戴新表,好意难却,我舍不得把“钟山”扔掉,就把它放在一个小塑料盒里,珍藏在书柜的抽屉里。想它了,就拿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