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新落成的校内“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骆建建教授结合“沉浸式”党史展示生动开讲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课”,吸引了全校140余名师生驻足聆听。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这样的场景每日在校园火热进行。目前,学校已开展巡回宣讲百余场、主题活动两百余次,在全校师生间持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钧铭介绍:“学校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要求,抓住关键少数、关键动作、关键受众和关键导向,不断补钙铸魂、充电铆劲,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冲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目标,奋进职教本科新征程的定盘星、压舱石、助推器。”
抓住关键少数:
领导干部带头学
3月9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开学第一课”隆重开讲。王钧铭作为该系列课程的首讲人,生动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引导师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赢得普遍共鸣,掌声不断响起。
这是学校全体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上好一课”的缩影。作为带领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先手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学校党委立即研究制定“领导干部专题学习计划”,邀请常州市委宣讲团成员、市政协主席戴源来校宣讲,落实“第一议题”带头学习、“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专家讲座”专题学习、“学习强国”自主学习的“四位一体”理论学习体系,并将学习贯彻情况纳入干部自主学习考核内容、二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检查内容、中层干部年度述职述廉考查内容,力求学深悟透、示范引领。
“带头学进去、带头讲出来、带头干在前。”在校党委书记带头作学习报告、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赴基层宣讲、全体中层以上干部撰写学习调研报告的氛围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深学细悟,结合工作岗位系统谋划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真招实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信息类高职院校凝心聚力。“我们通过专题方案、专门要求、专项考核,推动学校每名领导干部原原本本学报告、认认真真写体会、扎扎实实抓落实,确保形成以上率下、层层示范的学习生态。”王钧铭说。
夯实关键动作:
四级宣讲全面学
前不久,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常州博物馆联合建设的校外“党员教育实境课堂”上,学校党委副书记费云生结合学校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的精神传承,为师生党员们精彩宣讲“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巩固共同思想基础”。报告情景交融、理实结合,生动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切实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学校党委认真研究制定深入基层宣讲方案,第一时间遴选34名骨干成员,组建以校领导班子、党总支书记、思政课教师与党员教师为主体的校内四级宣讲团,分别面向结对党总支党员师生、各班团干部、授课班级及本班学生,持续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
为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得既生动又深入,宣讲团按照“五个牢牢把握”和“七个聚焦”等要求,常态化组织集体备课会,精读报告原文和辅导读本,推动宣讲团成员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同时,宣讲团结合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实际,编制全面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课件讲义,形成“1个主报告+N个特色分章节”的宣讲总纲。定制化、模块化的内容为各级宣讲实现“站得高、讲得深、落得实、听得懂”夯实了基础。
“备课备得深,宣讲才能站得住。”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吴云飞介绍,在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宣讲的示范效应下,四级宣讲团成员不断走进各班级与教研室,持续开展分层分类、线上线下的主题宣讲活动。目前,宣讲团已开展各级宣讲105场,实现了13000名师生全覆盖,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响彻校园。
面向关键受众:
贴近师生创新学
“电子工程学院代表队抢答成功,记1分”……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学生“党的二十大精神知识竞赛”决赛正在火热进行。同学们踊跃参与、奋勇争先,在比试切磋中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记得更牢、学得更深。
学校党委将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作为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深入师生群体的重要手段,依托学校“1310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广泛探索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的创新学习形式,让学校思政工作不断焕发新的亮色。
学校建设“常州三杰红色教育培训中心”等9个校内外党员教育实境课堂,引领师生在“沉浸式”研学中感悟真理伟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宣讲作品竞赛和“职教生心中的二十大”视频征集活动,评选产生19项精品微课和20个精彩微视频,带动师生在“参与学、乐于学、立体学”中汲取前行力量。学校机制211班同学李昊宇说:“这些精品微课以新媒体的形式,贴近时代发展和青年心理的表述,使我们青年学子听得进、喜欢听、听得懂。”
同时,学校出台激励办法,充分引导各二级学院、部门单位发挥主体作用和专业特长,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社团劳动教育实践、学生骨干分享会等班会与团日活动207次,不断在主题互动中提升学习感染力和影响力,合力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青年师生中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全育人,赋能培根铸魂。和光普照下,全校师生向阳而行。学校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入选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江苏省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典型案例,红色精神浸润整个校园。
突出关键导向:
知行合一融入学
3月底,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能源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新学期以来,学校党委围绕我市冲刺“GDP万亿之城”、建设“新能源之都”,充分发挥信息特色和优势,深度对接新能源产业和企业需求,成立“新能源教研室”,不断推进新能源产教融合。
这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常州新实践的生动写照。党的二十大后,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和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建设院校,学校立即研究贯彻落实职业教育“1+3+3”重大部署的各项举措,奋力探索领跑信息类高职院校的常信方案。
近年来,学校锚定服务工业互联网发展,聚焦立德树人、以德为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工业互联引领的专业集群模式、践行师德师能并进的教学创新团队探索、凝练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建设政行校企协同的产教融合体系、锻造智慧生态进阶的智慧校园范式、构建开放办学的国际交流格局,产出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00余项,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得国家“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优”等次,通过江苏省第四批高职院校诊改复核,三次获评省属高校综合考核(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组别)第一等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学校围绕打造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信息特征、常信风格”的人才培养高地、产教融合示范,聚焦职普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产教融合、数字化转型等关键问题,调研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01项,全面建成工业互联网产学研创大楼、成立全国首家“跨企业、无边界”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训及服务平台……跨过办学60年历史节点,学校正蹄疾步稳奋进在新时代新征程中。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职业教育‘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无比清晰,常信院决胜‘双高计划’建设、启航‘职教本科’新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无比坚定,我们将不遗余力培育增长点、打造增长极,助力常州在新征程上更好地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眭碧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