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孩子也会胃下垂?

日期:04-13
字号:
版面:第T02版:本地医讯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通讯员 儿医萱

“医生,你快帮我看看,孩子反复喊肚子痛,是怎么回事啊?”一位妈妈带着瘦高的13岁大男孩诚诚,急匆匆来到市儿童医院消化营养科专家门诊求诊。诚诚描述自己肚子痛有一段时间了,但是最近加重了。主任医师刘晖发现诚诚餐后有饱胀感,食欲差,疼痛的位置在脐周偏左,通过进一步检查,她综合判断:孩子胃下垂。

刘晖介绍,像诚诚这样的情况,门诊上并不少见,许多学龄期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大、饮食不规律、偏食挑食、喜欢吃生冷食物等原因,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消化营养方面的问题。她建议家长们更多地关注孩子的饮食搭配、膳食平衡,同时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增强食欲和健康。

什么是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胃部下垂,偏离了原来的位置,常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到盆腔。

中老年人、瘦长体形、久病体弱、长期卧床少动的人是高发人群,儿童中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瘦长体型的青少年。

膈肌活动力降低、腹腔压力降低、腹肌收缩力减弱、与胃连接的韧带过于松弛等,都是胃下垂的主要原因。

通俗来讲,就是胃部和周围其它组织的连接不那么紧密了,它不能被牢牢固定在原来的位置,而是顺着重力下垂,脱离了原本位置。

胃下垂的症状及危害

一般来说,轻度胃下垂患者没有太过明显的不适感,但中度以上下垂比较明显的患者会出现以下症状:

腹痛、上腹部饱胀感、重坠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在餐后或站立时加重。

胃下垂还会导致胃部蠕动能力下降,胃部消化吸收营养能力下降,患者会有消瘦、乏力、低血压、心悸和眩晕等表现。

由于脏器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的,胃下垂的发生一般都是系列性的,即发生胃下垂的患者,都会伴有其他脏器的下垂。以上案例中提到的患儿小肠位置也降低了,所以胃下垂不容忽视。

医生提醒,如果经常在餐后出现隐痛,吃得越多,疼得越长,并且饭后活动还会加剧这种疼痛时,建议去医院做检查。内镜是检查不出胃下垂的,要做钡餐才行。

如何治疗胃下垂?

饮食:饮食有节,忌过饱过饥,忌生冷硬辛辣刺激等食物,宜少食多餐,进食富有营养、细软、易消化饮食。儿童要注意营养均衡,脂类食物可少食用,而蛋白质食物可略增加,如鸡肉、鱼肉、瘦猪肉、半熟鸡蛋、牛奶、豆腐、豆奶等。用餐速度要慢,细嚼慢咽以利消化,饭后可做30—60分钟平卧休息,避免饭后剧烈运动。

运动:加强体育锻炼,运动量从小开始,逐渐加大,不可过度,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忌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作。具体可做保健体操、八段锦、散步、游泳等,也可做腹肌锻炼、腹式呼吸。

中医治疗:胃下垂属于慢性病,症状可反复发作或间断发作,中医认为病机为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使用一些方剂配合按摩、针灸可取得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