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肿瘤患者“心平气和”的“甜妹子”
日期:04-13
□本报通讯员 妇幼宣
在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妇瘤一科,有这么一位瘦瘦高高的女医生,走起路来不疾不徐,脸上挂着“从容淡定”,肿瘤患者在她那里总能找到“平静安定”。她就是副主任医师张超。
敏感精准,“慧眼”识别早期子宫内膜癌变
“医生,四个月来月经量明显增多,每次半个月都结束不了。”上个月,53岁的周女士来到张超门诊,起初自认为更年期月经紊乱,并未重视,直到近期月经淋漓不尽才到医院就诊。
经过详细的妇检及阴道彩超检查,张超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高度怀疑其子宫内膜癌变,建议立刻住院行宫腔镜明确诊断,术后病检显示:患者确诊(宫内物)部分子宫内膜样腺癌。张超详细和周女士及家属沟通了病情,缓解了她的担忧和恐惧情绪,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让她重拾信心,并于近期进行了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幸运的是,术后病检提示子宫内膜样腺癌Ia期,后续无需放化疗,定期复诊即可,周女士及家属非常感激。
张超表示,腹腔镜手术借助腹腔镜镜头的放大作用,可以让医生更清楚地看清血管、神经以及其他解剖组织结构,比开腹更为精细,而且术中操作更为简单,手术时间缩短,在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内膜癌是最适宜腹腔镜微创手术的。
同频共振,“话聊”构建癌症患者身心灵管理
“我坚信,与患者保持共情、同频共振,才能成为一名患者需要的好医生。”查房、听诊、看伤口、谈话……从医十多年,张超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待在病房,和患者在一起,聊病情、说家常,用温暖的话语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用专业的技术为患者诊疗救治,是人见人爱的“甜妹子”。
市妇保院·市一院钟楼院区妇瘤科作为常州市妇科肿瘤诊治中心,患者往往充满对癌症的恐惧。“我们不但要重视癌症疾病本身的诊断和治疗的管理,还应该重视癌症患者的心理。”张超介绍,“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药物的开发,癌症患者的生存期越来越长,癌症已经成为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因此对需要化疗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显得尤为重要。”
“微光不息、爱不停止,守护女性健康。”朴素的话语,朴实的作风,张超用十五年不变的严谨坚守内心这一份对职业的敬畏,只为守护着每一位女性的生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