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灯具“白菜价”,不是“真香”是“真坑”
日期:04-12
本报讯(徐丹 熊梦缘 黄敏) “官方正品”价格怎会如此低廉?日前,经钟楼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制假、售假的网店卖家刘某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
2021年3月,钟楼警方接到某知名品牌灯具厂家法务部门的报案,称某电商平台上有人售卖该品牌假冒灯具。一款45CM×45CM、24瓦的白光正方形吸顶灯,官方旗舰店售价199元,而这家店铺只卖59元。这些灯具的外观与正品别无二致,商标贴、合格证、防伪码等标贴一应俱全,以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大批客源。经调查,警方最终捣毁了藏匿于钟楼区某批发市场的一处制假、售假窝点,抓获网店卖家刘某,并查获了货值1万余元的假冒灯具。
据刘某交代,因实体灯具店生意不佳,2020年5月,他决定铤而走险,在电商平台售卖“山寨”品牌灯具。刘某从批发市场采购了大量没有任何标识的灯具,又向文印店定制商标贴、合格证、防伪码等标签以及说明书,以此制造高度仿真的“品牌灯具”。截至案发,刘某共销售假冒灯具14万余元。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检察官通过释法说理,促使刘某赔偿30万元,最大限度为灯具厂家挽回损失。此外,检察官还从刘某的供述中,发现文印店老板徐某具有非法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标识的重大嫌疑,及时将线索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经查,徐某从2019年12月起开始制售假冒的品牌灯具商标,成本2元一张的假商标可以卖到5元。截至2021年3月,徐某已伪造并销售假商标38000余件,销售他人伪造的假商标2000件。
日前,经钟楼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刘某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徐某因犯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