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有一件事无法避免,就是空闲时间怎么办。于是就有了“玩”这个字。据说这个字产生于战国时代。为什么会产生,是因为从春秋时代起,中国人已经很会玩了。到战国的时候,从国君到贵族再到食客,都是玩家。吃饱了没事干,就想着法玩。数数战国人玩的项目,计有打猎、蹴鞠、赛车、听曲、角抵、杂耍、博弈等,还有什么斗鸡、赛狗、击剑、看美女、喝花酒之类。
说到玩,有识之士们是不喜欢的。什么“声色犬马”,什么“玩物丧志”,什么“不务正业”,什么“游手好闲”,等等,等等,都是教育他人说,人,不能耽于玩乐。孔子应该是有识之士的祖师爷了,可孔子认为,空了没有事情做,可以去玩。他老人家曾经曰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说,人这玩意,一日三餐吃饱了,没有事情做,还不让他玩,这是天下第一难事。所以,真的没事时,就去下棋吧,好歹这还是优秀人物喜欢的事情。不过,孔子到底是至圣先师,即使是玩,也要玩个有趣的,属于高级趣味的。
其实,玩的趣味,不在玩本身,而在跟谁一起玩。以下棋为例,聂卫平肯定不会与臭棋篓子对弈。当然,霍元甲也不会与街头混混切磋武艺,鲁迅先生更不会与小学生讨论文章。玩,就像聊天,讲究的是能聊到一起。动不动就把天聊死了,还怎么玩。所以,玩,而且玩出趣味,讲究的就是玩伴,也就是和你一起玩的人。
讲一个玩到一起,并且玩出趣味来的事。事情的主角,一个是常州人萧衍,一个是丹阳人陶弘景。萧衍与陶弘景都是青年才俊,早年相识,聊天就聊不死,结为玩伴。一不小心,在朝廷里玩大了,萧衍当上了皇帝。同样一不小心,在茅山上玩大了,陶弘景当上了道教宗师。萧衍对陶弘景说,丹阳原来也是延陵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们一起玩吧。
如果此时,陶弘景一口答应,到萧衍边上弄个宰相,两个人一起玩政治,这事情就一点趣味都没有了。想想啊,萧衍说,你去把那人给我收拾了。陶弘景说,诺。萧衍说,你去那边给我盖个楼。陶弘景说,诺。萧衍说,你去那什么的。陶弘景说,诺。这样的玩法,还有什么趣味。所以,陶弘景说,老大,你在宫里玩吧,我在茅山修仙,没功夫来陪你。
说实话,萧衍让陶弘景来重温重续年轻时校场驰射、深宫习曲、诗酒论文的旧梦,是真心的。但时过境迁,萧衍称帝,陶弘景过来,就不是朋友,而是下属了。地位一有高下,玩,就没有趣味了。如同谈恋爱,梁山伯说,嫁给我吧。祝英台说,好,今晚就跟你回去。这样谈恋爱,一点趣味都没有,天下哪里会有千古名戏《梁祝》?真要从中玩出趣味,就要另换方法。
于是,两个人开始玩趣味了。萧衍说,我要登基了,你是不是来祝贺一下,送点礼什么的?陶弘景回了三个字:水丑木。萧衍懵了,看不懂,又不能问。想想我也是天下才子之一,怎么着也得弄明白。于是横看竖看,左看右看,突然看懂了。这家伙,研究神仙之术,参透道佛玄机,是给我的朝代送了一个名号,叫“梁”。于是收下这份大礼,定国号为“梁”。
过了一阵,萧衍又想到事了,说陶兄你过来一下。陶弘景回了一幅画。画上画着两头牛,一头在清溪边悠闲地吃草,一头套了黄金络索,被农夫用鞭子抽着奋力耕田。这回萧衍一看就懂,你不就是笑我地位虽然尊贵,但日子不好过嘛。算了,你在茅山吃草吧。
又过了一阵,萧衍觉得心中不爽,想找个人聊聊,说陶兄咱们来弄点小酒?陶弘景回了一首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没办法,萧衍只好开车去茅山,找到陶弘景,说我来欣赏岭上白云了,你看着办吧。陶弘景说,当年我写此诗,辞官归山,你们老萧家没人理我。今天总算萧家来人了,够朋友。我有三十年陈酿,就等你来。怎么着,开一坛品品?
要说玩,这两位可真玩出了千古留名的趣味。什么叫千古留名,就是当时玩了,非常有趣。玩完以后,还留下印记,让后人景仰。萧衍往茅山一走,陶弘景身价暴涨,成了后世闻名、独一无二的“山中宰相”。后人有诗:翩然一只云间鹤,飞去飞来宰相衙。用的就是陶弘景的典故。这位“山中宰相”,还为茅山留下了“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美誉。
萧衍成就了“山中宰相”,作为玩伴,陶弘景当然也留下了印记。什么茅山是“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排名,什么道教上清派宗师、茅山宗掌门的名头,什么“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为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奠定的理论基础等,大家都知道,就不说了。说一个最显赫的,就是陶弘景留下的医书中,有一本叫《肘后备急方》。为什么说最显赫,是因为此书写成1500年后,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得到灵感,发明了抗疟药青蒿素,由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什么叫玩?就是空了找个事情打发时光。孔子说可以下棋。梁武帝说咱们来聊天。陶弘景说,写写诗、画画画,也很风雅。如果住在茅山,还可以炼炼丹、采采药,没准多少年后,再玩出个诺贝尔奖,这趣味就是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