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开开,我要进来……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我们的父母从小会唱,我们自己会唱,我们的孩子也会唱。这首歌诞生于1920年,原曲出自一部儿童歌舞剧《老虎叫门》,至今还有幼儿园老师带着孩子们演绎类似的剧目,唱着这首歌儿。它的作者却鲜为人知——那是有着“中国流行音乐之父”“中国儿童歌舞剧之父”之称的“黎氏八骏”中的老二黎锦晖。
黎锦晖特别宠爱大女儿黎明晖,打小带在身边用心培养,她能歌善舞。1922年,为推行话剧这个新剧种,上海实验剧社决定出演西方话剧《幽兰女士》,黎锦晖冒险想用女演员登台表演,当时12岁的黎明晖便顶着众多压力饰演幽兰女士,打破了中国话剧舞台上不能出现女性身影的封建思想束缚。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被旧封建思想者在报刊上发文咒骂,却又得到茅盾、郑振铎、田汉、许地山、欧阳予倩等人的赞赏。这一举动使黎明晖成为中国话剧史上的第一位女演员,她在这之后走上了影视之路,与胡蝶、阮玲玉、陈玉梅一起被评为中国影坛早期的四大金刚。而因为从小歌唱得好,所以黎锦晖创作的歌曲总是让她先唱,这也使得她被认为中国第一位流行歌星。
1927年,黎锦晖带团去杭州演出,之后泛舟西湖,有感于湖光山色细雨霏霏,灵感萌发,草草记下后回去创作出了这首《毛毛雨》,这是中国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流行歌曲,当时称之为“家庭爱情歌曲”“摩登歌曲”。这首歌在百代录制了唱片,红遍了上海,许多商店安置了留声机或收音机通过大喇叭播放以招揽顾客,满大街都能听见黎明晖的歌声。这是一首由民族曲调和欧美现代音乐结合的产物,词曲通俗易懂,使用了传统民间小调的唱法,嗓音直白、尖细。在歌词方面打破了封建礼仪束缚,大胆地描写出了男女之间的淳朴爱情。尤其是那几句“小亲亲,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奴奴呀只要你的心哎呦你的心”更是体现了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新女性突破长期封建思想束缚的觉醒。
张爱玲曾经将这首歌的歌词翻译成了英文并做介绍说明:
我喜欢《毛毛雨》,因为它的简单的力量近于民歌,却又不是民歌——现代都市里的人来唱民歌是不自然,不对的。这里的一种特殊的空气是弄堂里的爱:下着雨,灰色水门汀的弄堂房子,小玻璃窗,微微发出气味的什物;女孩从小襟里撕下印花绸布条来扎头发,代替缎带,走到弄堂口的小吃食店去买根冰棒来吮着……加在这阴郁龌龊的一切之上,有一种传统的,扭捏的东方美。多看两眼,你会觉得它像一块玉一般地完整的。
有人爱,亦有人恨。鲁迅对《毛毛雨》的形容是“绞死猫儿似的”,甚至觉得《十八摸》比之《毛毛雨》要好得天差地远。《开明》杂志从1928年起开始发文批评黎锦晖的音乐创作,称他的音乐为“靡靡的淫乐”,甚至连他的儿童音乐也一起批评,说小调曲趣不正不适用于陶冶性情,于音乐教育前途不利。《毛毛雨》及《妹妹我爱你》(黎锦晖词曲,黎莉莉演唱)引起了吊膀子观念,影响到了社会上的一般大众,更影响到了中学生。最终在1929年12月14日,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学校禁唱《毛毛雨》及《妹妹我爱你》等歌曲。
“黎氏八骏”中的老七黎锦光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先驱者,他创作的《夜来香》至今还在传唱,而他曾评述说:《毛毛雨》无论意境、韵味都是空前绝后的,我的《夜来香》也比不上。
现代人听《毛毛雨》应是不喜的,我们的耳朵已经被时代洗礼过,我们听那样的曲调不会觉得新鲜,然而“不要金,不要银,只要你的心”这种精神至今难能可贵!
黎明晖《毛毛雨》
https://c.y.qq.com/base/fcgi-bin/u?__=CDPzm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