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探索先行 推动“产改”向纵深发展

日期:03-22
字号:
版面:第A08版:常州经开区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张舒逸) 项目攻坚、产业奋进,实体经济是常州经开区的看家本领。3月17日,常州经开区召开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第四次联席会议暨工作推进会,号召全区上下和广大企业紧扣“扩面提质增效”目标,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精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再上新台阶。

刚刚过去的2022年,常州经开区巩固培育产改试点企业79家,试点特色产业园区2个。打造“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劳模工匠宣讲品牌,组建19人的劳模工匠“劳动者之光”宣讲团,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建功立业主题宣讲活动50场。开展“建功‘532’、奋进新时代”为主题的劳动和技能竞赛9场,参加职工1000余人,大力开展职工“五小”“三个十大”等群众性创新活动。完成职业技能等级(职业资格)认定3120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1394名。

坚持党建带工建,有力有序推进试点改革。2023年,常州经开区将创新开展“班前十分钟,车间话奋斗”等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进班组、进各类新经济组织,持续打响“身边榜样 前行力量”“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品牌。市、区、镇(街道)优秀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纳入产改试点,产改试点企业累计要突破100家,推动形成“一企一策一特色”“一园一策一品牌”的工作格局,选树产改典型案例不少于8个。

紧扣发展主线,动员产业工人建功立业。建立健全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技能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深入开展“建功‘532’、奋进新时代”主题劳动和技能竞赛,发动50家企业开展职工技能比武,全区参赛职工4000人次以上。瞄准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上的薄弱环节,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评选职工“三个十大”优秀项目9个、“五小”优秀项目30个,精准解决企业技改难点、工艺痛点。

厚植成长沃土,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大力开展“技能龙城”建设行动,加快建立一批“工匠学院”和“职工学堂”。开展“求学圆梦”行动,帮助180名农民工和一线产业工人提升学历和技术技能水平。加强“技师+工程师”队伍建设,落实新时代技能人才“新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通道。继续推行职工技术创新签订专项集体合同,推动创新成果、技能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全年新增签订职工技术创新专项集体合同企业6家。

常州经开区明确,要从源头上抓好职工权益维护,既千方百计落实助企纾困的各项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企业民主管理、工资集体协商、劳动保护等制度落实,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大对新就业形态群体关爱帮扶力度,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尽最大可能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