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梦迪 王淑君
“停车磨难一闸消,各就各位真美妙。待到春光烂漫时,运河花园百花俏。”近日,看着小区内的停车逐渐有序,家住运河花园15幢的老党员章奋儿有感而发写下诗作,在居民群内一经分享立即得到了邻里的纷纷点赞。
北港街道运河花园建于2006年,有住宅楼66幢,居民2820户、6500余人,是北港街道开发较早、配套不尽完善的安置小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小区内居民汽车保有量目前高达1300余辆,因周边小区均实行停车收费管理,导致外来车辆、无主车辆、僵尸车都停进运河花园内“蹭”免费车位,而本小区的住户们也被迫开始“各显神通”,各种先到先得、见缝插针的“花式占位”在小区内屡见不鲜。
“住在运河,没点车技还是不要开车的好,不仅要抢车位,车子也容易剐蹭破相,老人小孩走在银杏路上过马路更要当点心的。”“道乱占、车难停、路难走”成为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除此之外,停车毁绿、道板频繁破损、消防通道堵塞等系列衍生问题,也为小区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根治拆迁安置小区停车顽疾,运河苑社区从扎实的基础调研入手。社区发现,运河花园自带地面、地下1193个车位,但前些年车位出租率非常低,地下车位出租率接近0%,绝大多数车辆都是停的“霸王车”,其中还有半数以上是非本小区业主的外来车辆。第一步就是要送走这些不请自来的车主。2019年起,运河花园开始着手推进小区封闭管理,对小区门头、消防、监控、绿化、道路等进行改造提升,并就小区停车管理事宜组织网格员扎实开展全覆盖入户走访“听民声”行动。截至2022年8月,停车收费管理方案居民知晓率达100%,支持率超过80%。
非小区业主车辆进不了小区了,但小区业主车辆总数远超车位数,面对这一难题,第二步——外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首先,社区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在征得居民同意后,对住宅楼周围和银杏路两侧绿化带进行合理移植、适当增补和科学改造,扩大进出小区道路宽度,在有限的空间里巧妙增设路面车位。其次,社区联合物业对地下车库的违章搭建进行了集中整治,并邀请专业人员对路面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重新规划,实现小区内部道路车位应划尽划。最后,社区对东、西、南三个门岗进行了提档升级,美化门面、亮化门头,同时安装车辆识别系统、预留非机动车道,打造出“机非分离”隔离带,推动居民安全文明出行。
清理了外来车辆,盘活了更多车位,运河苑社区开始内优“软件”服务管理水平。在常州市公证处的全程监督下,截至2023年2月4日,运河花园地面、地下共1193个车位全部认租到位。为推动顺利“落杆”,强化文明停车意识,养成文明停车习惯,2月起,社区还联合北港派出所、综合执法局、政法和社会综合治理局等多部门,开展“文明停车 志愿引导”服务,邀请党员、楼组长、居民志愿者等组建了“平安志愿者”巡逻队,帮助有固定车位的居民“对号入座”停进对应车位,引导无固定车位的车辆、访客车辆有序停放至就近的临停车位,并给暂时无法联系的违停车辆车主发放温馨提示告知书,逐渐形成了“文明实践共参与、文明成果同分享”的良好氛围。
2月9日上午,运河花园开启正式“落杆”和收费管理。顺畅的道路、整洁的环境、有序的出行,让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大家纷纷表示:“规范停车后真的是眼前一亮,进进出出再也不用为抢占车位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