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援疆第一课

日期:03-21
字号:
版面:第A04版:文笔塔 乐享       上一篇    下一篇

刚到尼勒克,一中的领导让我们休整一天,非常感谢学校对我们援疆老师的关心,让我们不远万里来到异乡,但仍有故乡之感。

但是我一直忐忑不安:担心不能胜任这里的教学工作,担心和这里的孩子不能互相适应。刚来的这几天,晚上没睡好觉,早上老早就醒了,这可能也是源于老师的一种责任感吧。

其实,几天前学校已帮我们安排好了课务,学校教务处也老早把课表发给了我们,让班主任和相应的备课组与我们援疆老师都做好了对接工作。

2月20日,我们终于要正式去教室给新疆的学生们上课了,虽然从教20年了,但是我心里还是有点紧张。早上起来,还特地把自己打扮了一下,洗个头,刮刮胡子,穿上干净崭新的衣服,前去学校。

其实,第一节课,我不打算讲新的知识,我主要想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互相了解,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师生能够尽快进入状态,和谐相处,和谐教与学。“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可以促使我更好地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是肯定的。

为此,我在前一天晚上还认真备了这节师生了解课。我从尼勒克的历史文化入手,把尼勒克的历史变迁梳理了一下。学生们应该对他们本地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我想从这里打开他们的心灵大门。

我早早地来到教学区,因为前一天,班主任已带我看过教室,虽然当时学生们不在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我停了下来,深呼吸一口气。看清教室标牌,毅然走了进去。在我进门的一瞬间,同学们热情地鼓掌,我转头一看,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我,脸上满是笑容,教室里阳光灿烂。

与此同时,同学们齐身起立,眼中满是崇敬与热爱,我想,这既是对老师的敬爱,也是对远方朋友的欢迎,这是多么淳朴的孩子啊!此刻,我忽然有了宾至如归之感,虽然我与他们初次相识,但我感觉他们是我的老朋友,这里是我最熟悉的地方。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做了自我介绍,他们听说我来自江南小城,喜欢读书和写作,并且还出了书,眼中满是羡慕和敬意,不经意间,他们又鼓起了掌,此刻,我明白了读书学习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我从心底,喜欢这些孩子们。

接着,我就从尼勒克的历史和文化入手,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世界。我先问大家“尼勒克”是什么意思,这一问大家兴趣来了,七嘴八舌,但没人敢站起来回答问题。我说这是蒙语,请大家推荐一个说蒙语的同学来回答,顿时大家激动起来,纷纷推荐,他们一起指着一位同学,那同学很害羞,不肯站起来,他们硬是把他拉了起来,令我感到惊奇的是,这位同学真知道答案。他说“ 尼勒克”是“婴儿”的意思,象征着希望和新生命,大家一听,齐声鼓掌,我也不禁鼓起掌来,为这位孩子热爱家乡的历史和文化而高兴。

由此,我进一步从有古老民族乌孙定居在这里的汉朝,讲到陆续活动于此的大月氏、匈奴、突厥、准噶尔、鞑靼、瓦剌等著名部落,一直讲到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正名的尼勒克,尼勒克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我就这样逐渐走近学生,走进了他们的心里。一个喜欢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人一定是一个有责任、有进取心的人,如此,这样的孩子们定然会在不断努力之下,有所成就。

在前面的铺垫之下,我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且作了具体的要求,比如要做好听、说、读、写、思,要准备好作文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大家纷纷举手,大声表明学好语文的决心,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也讲得慷慨激昂,看着一张张热切的面孔,听着一个个洪亮的声音,我似乎看到了同学们光明的未来。

不知不觉下课了,我一摸额头,满是汗。这才知道,这节课,我有多卖力,有多激动!相当不错的第一课,为我的援疆生涯开了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