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三线军工厂搬迁记

日期:03-21
字号:
版面:第A02版:文笔塔 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前不久电视剧《人世间》的热播,带热了“三线建设”一词。

30多年前,从江西乐平山区整体搬迁来常州的国营常州兰翔机械厂就曾经是一家三线军工厂。

1969年,为了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需要,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从哈尔滨某军工厂抽调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和技术力量,在江西乐平县的深山峡谷里建设了国营常州兰翔机械厂的前身国营乐河机械厂。来自哈尔滨军工厂的数千名干部和技术骨干,以及其他五湖四海的优秀建设者,从祖国四面八方云集江西乐平,他们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义无反顾,举家南迁,来到荒无人烟的山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

根据备战需要和“分散、隐蔽、靠山”的建厂要求,整个工厂星罗棋布散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总厂与分厂之间需要靠交通车通勤来往,保密车间全部建在天然大溶洞里,近万名职工家属窝在深山里,生活的清苦与不便真是一言难尽……

1969年,我才9岁,在省城待习惯了,突然掉进一个陌生山区,这令我很难接受。我常强迫自己尽快适应山区环境,但很难做到。我从此发誓要好好读书,跳出这个鬼地方。

可是,建厂初期,全厂所有的厂子弟学校都建在露天,如此糟糕的教学环境,又给了我当头一棒。好在我家周围的邻居有很多名牌大学毕业的工程师,这些叔叔阿姨给了我很多帮助。1978年,我成功考上大学。可命运真会捉弄人,完成学业后,我又被分配回乐河这个大山里。思量再三,好像只有通过报考研究生的方式才可以改变命运。我卧薪尝胆,1983年,我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但这次挑战失败了。在同事们的劝说下,我逐渐安心下来,开始努力工作和学习。先是针对自己的弱项,半脱产学习了两年英语,接着去省城大医院进修学习。考研失利并没有影响我对事业的追求,我先后在省部级刊物发表十余篇专业论文。1986年,正赶上全国第二次工资改革,我的工资调整为78元,加上保留津贴实际收入81元。同年又发生一“重大事件”——一位美丽姑娘肯收留我,让我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嫁”了出去。极端的山区生活似乎变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些让我沾沾自喜。一片歌舞升平中,我并没意识到生活在大山沟里有多么危险,一切都是那么井井有条,按部就班。我平静地接受了现实,铁心扎根三线军工建设了。

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整,当年建在山区的三线军工厂开始陆续迁出。1986年,国营乐河机械厂开始整体搬迁至江苏常州。工厂的搬迁,搅动了我的平静生活,也倏然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向。当不断有人举家搬走时,我的心一下子像长了草,仿佛一夜之间有了一种荒岛余生的感觉。

1988年4月18日,一纸调令到了。我抓紧办理各种手续,准备卷铺盖走人。真要离开,又有一些恋恋不舍。我并非不向往城市生活,当年考研就是想逃离这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穷山沟。可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自然会产生感情,我与许多淳朴的老乡有了感情,毕竟方圆百里没有一所像样的医院,乐河厂医院的确能为当地百姓解决一些看病的实际问题。事实上,当年分配在山沟里原本是无奈之举,如今有机会回到城市,自然欣喜若狂。记得搬迁时,全厂上下都处在亢奋和心急火燎的状态。

久违了城市生活的人们有些不知所措,而先期到达常州的人又总是不断传来消息——“常州的蜂窝煤需凭票且很贵”,这时的乐河厂煤球场门前会马上排起长队——“樟木板在常州很值钱”,结果,下石的木材市场的木材价格跟着水涨船高;“常州没柴火卖”,弄得许多人家在临走前,干脆把自家门口围菜园子的篱笆扔上卡车。

我也出过笑话。家具都捆扎好了,又发现一个破烂拖线板,在拆卸时,电线短路导致火灾,差点全部家当毁于一旦。当时,乐河厂安排一户一台车,但因是自筹资金异地重建,工厂规定,对于符合分房条件的,每户搬迁费工厂拿大头,个人出一部分,记得每户缴纳了800元搬迁费,路上食住等其他费用由自己承担。此时的人们早已顾不得许多了,为了绑家具,家家户户搓草绳,附近老乡家的稻草被疯狂抢购,下手慢些的,只能去更远的老乡家购买稻草。商店里的废包装纸壳更是洛阳纸贵。搬迁的日子,工厂每天都有几十台车往常州疾驶,司机为了多拉快跑,常常是马不停蹄,运输科七十多台车不够用,工厂就大量租用地方车辆,常州市政府还为此专门发文,凡空车从江西返常州的常州车辆必须弯道帮助搬家。一时间,乐河厂是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乐平至常州有600公里,由于路途遥远,如何安顿好妻子和女儿就成了我的头等大事。最简单的办法是让娘俩跟我一起押车走,但此法行不通,沿途风餐露宿,大人苦点没啥,几个月大的孩子跟着遭罪让我心疼;可如果坐火车更让我不放心,火车不仅拥挤不堪而且连座位都没有,何况还要倒几趟车。我实际早早盯上了工厂拉设备的三菱大卡车。三菱车是新车,驾驶室宽敞舒适且有空调,这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但三菱车是宝贝疙瘩,此等既不用花钱又方便的好事肯定被人惦记,我动用一切关系,最终如愿以偿。

一切安排和收拾妥当,终于要开拔了。临行前,我去与一位交好多年的老乡告别,他拽着我的手,非要煮一碗我平时最爱吃的汤粉为我饯行。在我狼吞虎咽时,他又跑到自家院子里抓了几只鸡让我带走,弄得我眼泪全撒饭碗里了。出发那天,我记得是晚上七八点钟离开的,是司机坚持要天黑走。原来,工厂的搬迁惊动了景德镇林木检查站,为了严禁私自夹带木材出境,但凡工厂的卡车全都严格盘查,惹火了,扣人扣车耽误行程。我那价值二百块一套的家具只装了半卡车,为了不浪费卡车资源,又临时买了几副床板和一些樟木板。尽管我们都办理了“木材出境证”,但我依然担心被扣。司机平时与我关系不错,他一再让我放宽心。后来在卡车路过检查站时,司机跑去散了两盒良友牌香烟,检查员只是象征性地爬上卡车瞧了瞧就放行了。一路上,司机非常辛苦,除了半夜在安徽祁门的路边打个盹和中途吃饭休息外,他脚踩油门一路飞奔,直到第二天的晚上10点多钟我们才安全到达常州。

我来到常州的第一个落脚点是龙虎塘乡塘桥村朱家湾的一户农家小院。房东是一位名叫朱国卫的淳朴农民,我以每月20元的价格租住了他家一间24平方米的房子,将全家安顿下来。搬迁到常州的国营乐河机械厂此时已更名为国营常州兰翔机械厂。由于工厂重建初期资金紧张,根本来不及建设满足全厂职工家属的生活宿舍区。所以,当时来常州的大部分职工都散居在工厂附近,就这样,兰翔人终于开启了在常州的城市生活。记忆中,当年的常州没如今这么漂亮,但当时有两件事还是让我感到震撼。

第一件事是常州搞了一个全国示范住宅小区。这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花园式的红梅新村令我参观后十分羡慕,盼着将来也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第二件事是我租房的房东烧煤气。这种超前的好生活,使刚从深山里出来的我感觉与普通常州百姓的生活水平有太大差距。

如今30多年过去了,常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过上了过去从不敢想象的富裕生活。回首往事,三线建设的历史已经远去,但三线建设对国家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将永远载入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