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君 童华岗 陈刚
《基业长青》是西方管理学“圣经”之一,它希望揭秘企业永续的规律。但在畅达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民峰的眼中,要做百年企业的想法并不清醒。“就我个人而言,目前只希望公司能先发展好35年。”54岁的庄民峰如是说。事实也证明,《基业长青》中提到的18家大企业,20多年后大半已陷入困境。商业的本质,正如庄民峰所认为的,终究是一个关于幸存者的游戏。
35岁创业,用17年就将畅达峰从年产值不到百万元做到去年产值超3.6亿元。庄民峰信奉“踏实做事,低调做人”,他将“全员幸福”作为公司第一条准则。也正是这份谦卑与善良,让畅达峰在业内拔节成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跳出舒适区
庄民峰是武进供电局苏州电校的定向委培生,一度在武进地区负责农网配电工作,19岁时他就成为了武进供电局的技术骨干。他曾参与过常州第四座、武进第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魏村变的建设。
电力行业一直是很多人眼中的“金饭碗”。到2000年前后,因各种工作绩效奖励,庄民峰的年收入已近20万元。可当他看到国家正在进行电力体制改革,相关领域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时,他敏锐地嗅到了自主创业的机遇。
“当时就是想干点事!”庄民峰回忆,当时他的孩子才1岁多,跳出舒适区,压力很大。但如果看到机会,依然固守原地,他又不甘心。2005年,他做出了抉择,离开供电局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主营业务是承接供电局向民营企业放开的部分电力工程建设业务。
庄民峰深知人才是企业的立身之本,在创业起步阶段,素质高、技术过硬、有闯劲的队伍才能弥补综合实力的不足。相比其他同行,他给到的条件总是要好一点。忙起来,他和一线员工同吃同住,在不少业主方看来,他的公司虽然规模略小,但专业靠谱,能打硬仗。
惊险闯关
第一次考验,是在2008年至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此时国内电力行业给民营企业的开放空间并不大,存在僧多粥少的困局。同时,在其他城市拿到工程建设项目的庄民峰,还要应对当地同行竞争带来的种种干扰,可谓危机四伏。
“那时我站在办公楼的阳台上,真有一种撑不下去的感觉。”庄民峰回忆,当时资金链已经绷紧,工人们都等着发工资,但同行却各种阻挠,工程不到节点业主方就不给钱。那一阵他常在阳台上痛苦的思考,是就此脱身还是继续干下去。最终,他还是咬紧牙,四处筹钱把工人的工资发了。苦撑到2010年,庄民峰不仅迎来了又一次电力改革的契机,更重要的是,让即使身处困境时也没有抛弃过工人的他拥有了振臂一呼全员齐应的有利局势,让垂死的企业迅速抓住机遇完成逆转。
“当时很多开发商来常州建小区,他们需要建小区配电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庄民峰说,在业内他的工程建设队伍最稳定,人心齐、技术好。就这样,公司迎来新生。
庄民峰向来有着说干就干,一旦干就要干到底的风格。他抓住高速发展的六七年时间,带领公司在江苏参与建设了4座高压变电站,奠定了业内的技术地位。
开疆拓土
2013年,庄民峰开始谋划转型,确定了智慧能源综合管理服务的发展思路。经过长期的艰辛发展,一个颇具规模的电力系统EPCO全链高新技术企业,在钟楼冉冉升起。2015年,庄民峰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投资了宜晟电气,建成属于自己的电力设备安全防护成套制造基地。同年,畅达峰电力科技与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研发建成畅达峰电力科技智慧能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在企业转型升级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站在常州市新能源发展之都的风口,庄民峰也已提前布局。一方面,他早早布局分布式光伏产业;另一方面,不计回报地投入社会价值更大的民生项目,建立起上万个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设备,并建立自主运营系统平台。“投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一开始可能是亏的,但我觉得这件民生实事更有意义,就值得做。”民生项目产生回报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不过这也是一个企业家社会责任的体现。
感恩前行
今年春节后,畅达峰370多名员工,仅有2名员工因家中有事没来复工。在畅达峰,从一名普通电工变成电气工程师,并不是很遥远的事。公司提供免费的继续教育培训,员工学成后,还可以报销学费。平时,管理层和一线员工同标准用餐,不仅如此,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畅达峰还视情提供不同标准的员工购房无息借款。
庄民峰是市政协委员、区人大代表,他积极履职,参与各类调研,建言献策。从2017年至今,畅达峰现金捐款超过187万元。更早时,他都是匿名捐赠。从风浪里走过来的他,有信心把公司再好好发展35年,但眼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首先就是要干好眼前的一年。庄民峰说,今年企业产值力争要突破5亿元。
山高人为峰,海阔心无界。“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精益求精,聚合全员,创新奋进,才能在追梦路上越走越畅,才能真正实现‘建设一个和谐诚信、卓越引领、全员幸福、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