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释了实施创新驱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指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基本路径,为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科技创新是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变量”,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关键在于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稳高质量发展必由之路。
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
科技自立自强是构筑国家强盛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夯实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的根基。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
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党的十九大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再到党的二十大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十多年来,我国科技领域形成了从指导思想到战略部署再到重大行动的创新体系,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基础研究和战略性高技术领域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慧眼”卫星升空、“祖冲之号”量子计算原型机成功问世、首架C919大飞机正式交付、5G移动通信规模化应用、新型核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等等“从0到1”的突破,标志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着力点和新的成长空间,国家强盛之基不断筑牢。
强化企业科技自立自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推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实现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特别是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等“四个面向”,构建科技型骨干企业主导的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创新体系。
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卡脖子”难题、“进口替代”等关键薄弱环节,以创新联合体等新型产业技术联盟,发挥龙头科技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联合上下游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产业重点领域、共性基础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全链贯通、全要素融合的系统性创新和集成性创新,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形成一批华为型“大象军团”和专精特新型“蚂蚁大军”。中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少城市设立“企业家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打造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关键产业链、重点供应链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引领我国科技创新走向世界前沿。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更好发挥我国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和强大动员能力,突破体制机制束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通过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在体制机制创新中推动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培育创新文化,营造开放的创新生态。
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彰显了党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把基础研究能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强化战略谋划和总体布局等职能,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新动能。坚持问题导向,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企业科技评价体系,落实国有企业创新的考核、激励与容错机制,健全民营企业获得创新资源的公平性和便利性措施,形成“创新不问出身、英雄不论出处”的政策环境。着力培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问题,促进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效率大幅提高,提高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赛道的制度优势将持续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的竞争新优势,以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支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能力将不断增强,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将更加澎湃强劲。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