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凃贤平 虞新伟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朵朵玉兰迎风向上舒展,散发着阵阵清香。
“我们的学生,也好像一朵朵玉兰花,绽放在校园里。”昨天,天宁区教育局组织科科长王卫说,自2022年11月常州市教育系统开展“广结同心 玉兰花开”学生成长关爱行动以来,天宁区以天宁星课堂为载体,加强生活关爱,加强学业辅导,加强心理疏导,全方位关心关爱学生。
关爱,春来。守护,花开。
打开家庭焦虑之门
朝阳幼儿园地处朝阳新村,这个老小区内店铺林立商贩众多,入园的小朋友90%以上为新市民子女。有一位老师发现,自己班上有一位小朋友从来不爱笑。直到家访看到家长后,老师有了答案:原来是家长不爱笑。
“成人的思想会影响到孩子,我们一方面主动走进孩子的家里,另一方面邀请家长到幼儿园来参加各类活动,想尽办法成为家长的教育顾问,缓解家长的焦虑。”园长杨柳说。
而在局小,则由资深班主任领衔成立学校非行政组织“张磊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站”。同时借力于校外心理专家的力量与“王苏弘心理健康成长指导站”结成联盟,同向同行,实现有效的家庭教育个案指导,为家长的个人成长指明方向。
副校长沈花说,局小还在每个年级同步推出《家庭教育指导手册》。“比如二年级学生升入三年级,会出现哪些新情况?指导手册上一一列举出共性问题。同时,告诉老师可以怎么做,家长应该怎么做,来应对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
家有重度残障儿童的家庭,也有焦虑。为此,光华学校自2014年起开始送教上门,党员教师带头,每周一次“送教上门”。到2019年5月,天宁区成立送教上门党员教师先锋队,龙锦小学等15所中小学党员教师参与送教服务。
打开学生倾诉之门
“亲爱的钱校长,上了五年级之后,我的成绩断崖式下降,怎么办呢?”“我想好好训练,以后参加比赛,为学校争光添彩。”华润小学校长钱小琴经常能在“校长信箱”里收到学生们的留言,有的是困惑、烦恼,有的是想法、建议。
钱小琴十分珍惜学生们的内心倾诉,她会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一道,将孩子们的信件进行分析并处理:对于个别问题,会用单独交流的方式及时沟通、疏导,对于共性的问题,会以校长回信的方式通过“华润交汇点”栏目与孩子们作交流。“经过一段时间后,我发觉,学生不再局限在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里,而是转变为关注更多有积极意义的事情,学生的心理也更加健康、阳光。”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业压力增大,心理负担也加重,但各种烦恼更倾向于放在心底。“农村学校的家长普遍忙于生计,我们就提出,希望老师为学生、为家长多做一点。”焦溪初中副校长沈淼说。
焦溪初中有个班级的班主任建议学生:既然不愿意说,那就写下来。很多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惑、学习上的烦恼一一倾诉在纸上,而老师也一一认真回复,用一种温暖的方式做着一件温暖的事情。半年下来,有同学感慨地说,“谢谢老师,谢谢你愿意做我的‘树洞’。”
打开教育未来之门
从局小调到红梅实验小学,校长王燕看到了不一样的天地。“刚来的时候,学生们看到陌生的我都是胆怯的。只有把孩子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由学校来做家庭做不了的事情,提供更多的舞台,孩子才能阳光自信起来。”
于是,自2023年1月起,红梅实验小学党支部组织开展多期“快乐志愿星课堂”主题活动。针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民俗知识储备”等情况,开展“传统文化润心间 情暖童心迎新年”等主题教育活动;针对“孩子缺乏自信心”等情况,组织绘本故事共读活动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现在,我们的孩子通过‘一带一路’开阔了视野,给肯尼亚基利马尼小学带去了红梅实小诚挚的问候呢。”
“我想把华润办成一所‘有爱的学校,被温暖包围的学校’,大家共同用爱让童年充满温暖。”钱小琴把所有孩子的留言都珍藏着,从张张留言条里她看到了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也看到了他们美好的未来。无意之中,华润小学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孩子树立了公民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王卫认为,只有打开家庭焦虑之门、打开学生倾诉之门,才能打开教育未来之门。而打开这“三道门”,是学生成长关爱行动的意义所在。
丰子恺先生曾说:若说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不用看别的,单看那一树玉兰就够了。如今,玉兰如期花开,天宁正是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