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老清凉,迎来“逆生长”

日期:03-17
字号:
版面:第A07版:锦绣天宁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陈凝 沈婷) 3月13日,顺着彩虹路,走进清凉新村第二社区,林荫道下好清凉。

两边近300米外墙上,彩绘“跃”上墙壁,诉说着历史变迁——这里是“老清凉”再熟悉不过的地方,初建时的黑板报、老物件让人“一秒穿越”,成为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去年,清凉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启动,以“组团连片、集散为整”的改造思路,联动社区商圈、道路、游园一体推进。

如今,改造已经完成,近30年的老清凉迎来“逆生长”。

解决停车难下楼难难题

停车难是老小区的痛点。通过改造规划和居民协商,清凉新村在改造中设置了2300多个机动车停车位。

考虑到绿色节能,小区还按10%的比例在停车位上配备电动汽车充电桩,以及428个非机动车充电设施,基本可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此外,清凉新村作为全市首个成片加装电梯小区、天宁首个试点项目,为每栋楼量身定制加装电梯方案,并结合市政改造同步推进。年初计划的13部电梯,11部已开挖浇筑桩基,预计5月交付,另外2部电梯进入审批程序,预计年底将同时完工。

“一老一小”问题整体解决

改造完成后,清凉新村第二社区将把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区的后续管理中,构建集“智慧党建、智慧社区、智慧养老、智慧安防、智慧物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党员、居民信息档案一键查阅、动态管理,空巢老人、残疾人等重要群体实时掌握健康状况,老人在家中通过智能手环便可一键呼叫专业养老机构上门服务。

除了管理硬件的提升,社区治理“软件”也将同步升级。改造完成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了“暖心自习室”,开辟出儿童阅读空间,精装绘本、中外文学、趣味科普等少儿书目为孩子们打造出一片安静的阅读空间。

据了解,除了有儿童读书室,还将依托5A级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向辖区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提供课后服务以及作业辅导,实现“官方看娃”。

注入文化元素守住乡愁

“散步的时候看到熟悉的蘑菇亭,又惊喜又亲切。”留住老物件、注入文化元素,这一改造细节得到了居民的一致认同。

老小区改造出新,不再是过去简单的刷刷墙、种种草,将改造与周边历史和人文环境高度融合,为清凉新村注入文化元素,为居民留下记忆、守住乡愁。

小区大花圃保留改造前的风貌,参天大树修剪养护,始终陪伴着清凉居民;林荫道两边近300米外墙上,反映社区历史变迁的彩绘细数着往日时光……

今年,天宁区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投入资金13亿元,对53个老旧小区进行整体提升改造,改造规模为历年来最大,改造面积341.07万平方米,涉及楼栋920栋,惠及居民近4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