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3年立案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57件
日期:03-17
本报讯(徐丹 王卉卉) 3月15日,记者从常州市人民检察院举行的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0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57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47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47件,起诉索赔民事损害赔偿金1亿余元。其中,4件典型案例获评最高检、省检察院典型案例。
近年来,市检察机关牢牢把握“公益”核心,以公益诉讼履职,有力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食药领域案件办理中,先后开展“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守护群众美好生活”等食药领域专项监督活动,重点聚焦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药品、保健品、网络餐饮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领域,加大办案力度。主动加强与法院、市场监管部门的沟通联系,健全以信息通报、案件移送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制度,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市场环境。2020年以来,共办理食品药品安全消费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37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29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8件。市检察院带头办理两起重大保健品消费欺诈民事公益诉讼案,其中“大盐湖水案”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
在办理个人信息领域的案件中,全市检察机关通过完善信息共享,对接政法委网格化管理平台、市政12345热线等数据库,不断完善公益诉讼线索研判平台。聘任“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数字化研判和志愿者服务,延伸线索收集触角。2020年以来,全市共立案办理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120件,制发诉前检察建议18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9件,追偿损害赔偿金24万余元,维护了消费者的隐私安全。其中,市检察院带头办理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江苏省首例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以个案推动民法典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及《个人信息保护法》公益诉讼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落地落实。
同时,在探索办理产品质量安全案件中,全市检察机关针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产品质量问题,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业展开深入摸排,积极稳妥探索通过建议督促依法查处、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等方式,消除重大消费隐患或潜在风险,维护消费者人身安全。
会议现场发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8件,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1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件、行政公益诉讼案件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