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赵丹:“新蓝海”中的奋楫者

日期:03-11
字号:
版面:第A08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何一智 童华岗 程中伟

9项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章、常州好青年、钟楼新力量……尽管年纪轻轻便荣誉载身,尽管公司发展势头迅猛,但在中科摩通(常州)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摩通”)董事长赵丹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自满和骄傲。

思路清晰,温文尔雅。赵丹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多的是自信中带着谦逊,坚定中蕴藏无穷的力量,正如中科摩通企业名称中的“摩通”二字的出处“摩厉以须,通力以达”所传递的。摩厉以须,出自《左传》,意为磨快刀,以备不时所需。创业十年,正是这两句话不断激励赵丹前进,在各种挑战中奋发制胜。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

赵丹在学生时代就一心扑在学习上,虽然没有考入名校学府,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甚至很多人都感知不到他的存在,但这些反而锤炼了他谦逊的品格。大学期间,他更加努力,不管是在游戏声不停的学生宿舍,还是在嘈杂的公交车上,赵丹只要有机会就学习自动化专业知识,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笨鸟先飞,要为顺利走上社会做好准备,打下良好而又牢固的基础。

2007年,赵丹毕业后,被常州科教城一家机器人制造公司相中。这家公司有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背景,是当时常州机器人研发制造行业的“黄埔军校”。他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同时自身技术水平通过理论和实践贯通更是突飞猛进、大幅提升。

熬过低谷,磨砺心性

2014年,到了赵丹的而立之年,他在常州科教城正式组建了创业团队,致力于智能制造产业化推进。不过,创业犹如吐丝结茧,要想实现蝶变,又谈何容易。

赵丹创业时,团队只有几个人,规模小、纳税少,无人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纵然有美好的愿景,但现实是残酷的,为了开拓市场,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创业团队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团队成员有人打起了退堂鼓。赵丹回忆,那是他遇到的至暗时刻。当时,他经常与创始团队的每个人进行深入沟通,给每个人打气,他顶着巨大压力,请求大家再给他一年时间。

审时度势,势如破竹

2019年,赵丹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重新整合,在常州钟楼区与中科院江苏智能院、常州创业投资集团共同创建了中科摩通公司。不仅让初创团队摆脱了当时窘困的境地,更让大家的创业梦想变为了现实。

公司走上正轨后,赵丹一直坚持以技术创新引导市场,非常重视研发技术的投入,以及吸引各类顶尖人才。中科摩通的研发团队占比达50%以上,他们紧盯新能源汽车领域,为汽车电子和锂电企业提供智能产线解决方案,深耕热管理、动力储能电池、域控制器、扁线电机、固态电池等领域。短短数年,公司已拥有9项发明专利、56项实用新型专利。

3年前,中科摩通还是一个不到30人的团队。现在,公司员工数已近400人,预计到2024年,员工将超过1200人。2022年,中科摩通的产值超过2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6亿元。公司已经成功吸引三轮投资,为企业上市打下了基础。

包容并蓄,共享共赢

短短3年发展至此,不少人会觉得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技术出身的赵丹认为强中自有强中手,为此,他从不放松学习,目前正在中欧商学院攻读EMBA。

“通力以达”是赵丹自创,意为做什么事情都要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才能胜券在握,这也是他对团队的期望。在公司度过定战略、找资金、找市场、找人才的阶段后,就面临着管理提效。在赵丹的倡导下,公司实行项目制管理,从不论资排辈,只要有才华就能发挥作用,只要是金子就能发光发热。中科摩通不但企业文化创新开放、理解包容,薪资体系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来自全国各地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融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形成了战无不胜的优秀团队。

履职尽责,投身公益

“为陕西贫困山区学校捐赠的教室,已投入使用……”采访过程中,赵丹收到最新消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虽然公司处在最需要用钱的时候,赵丹对公益事业却毫不吝啬。作为钟楼区人大代表兼街道议政代表,赵丹竭尽所能,在议事督政、助推高质量发展上履职实践,多作贡献。

连续两年春节,中科摩通都会给部分社区的困难家庭备好年货。2023年1月,中科摩通还与五星街道都市桃源社区签订了结对共建协议,每年出资1万元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我会把‘小我’融入‘大我’,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加快推进‘新能源智能装备科研中心’项目,为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GDP迈向万亿之城作出贡献。”赵丹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