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君 恽旭雯
运河明珠,智美新闸。南依大运河,沪宁城际铁路穿境而过,东、北被机场快速路和龙江路高架所包围,新闸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孕育着这方土地未来的独特品质。如今你漫步于新闸,抬头是输变电产业园区欣欣向荣的发展,低头是柔波荡漾的清澈河道、凝碧清影的曲池荷园,以及配套逐步完善、功能愈发互补的现代都市生活区。
新闸,正以钟楼金北翼之姿融入市“532”发展战略。
2021年底,新闸确定了“一年成势、三年成形、十年成城”的目标定位,并以“54320”为抓手,高速高效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时光荏苒,一年来,新闸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同时也进入了“三年成形”的关键期。如何加快实现由“工业重镇”到“活力新城”的蝶变,推动钟楼北翼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新闸正在实践中破题、解题。
打破框架,
格局之变带动产业成势
“我们全部产线就要搬到新厂区去了,生产可以实现无缝过渡。”区政协委员、中英科技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俞丞说,新旧厂区的腾挪,让这家上市企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这,只是飞龙西路沿线企业搬迁新建的一个缩影。
飞龙西路是新闸铁路北侧片区的一条中心大道,也是传统工业企业集聚区,在新闸街道的城市更新蓝图中,东西向的飞龙西路将与南北向的南凤河中轴廊道形成铁路北区的“金十字”。大量企业从飞龙西路迁至新址,这不仅规避了以前企业与村居的混杂,更让企业在新建中完成了一次转型升级,更有利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原厂区地块的周边居民而言,中英科技、丽岛新材等企业搬迁后,原企业地块将新建一所高品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这样的拆迁腾挪、功能转换,远不止一块。新闸关键片区的改造将以腾净地、补功能、出形象为主要目标,由注重签约数量向量质并举转变,由注重征收拆迁向拆建并举转变。截至目前,新闸去年全年签约面积超50.3万平方米,签约企业用地面积超1100亩,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征收拆迁的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了街道第一个“54320”的年度目标任务。
更重要的是,依托常州市规划设计院对新闸片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新闸城市更新片区将围绕“一轴双廊,三心五片”的整体布局,以成熟片区先行、塑造特色片区、持续完善城市功能的开发时序,把美好蓝图变成生动现实。通过“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等行动,在运河岸北全力打造蓝湾智谷、创新高地,让以西电、东芝、思源等企业为代表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以东风农机为代表的现代农机产业集群和以丽岛新材、中英科技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在片区的格局之变中产生“乘数效应”,切实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优化功能,
突破局限带来三生融合
产业赋新,城市更新。这一年来,新闸优化布局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推进“三生融合”,以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突破局限,支撑板块高能级承载、高质量发展,打造生态精品宜居之城。
在新龙路建设提升项目推进现场,挖掘机不停挥舞着臂膀,为道路畅通以及周边居民区雨污分流管网铺设做准备。去年,通过雨污分流整治,新闸整个铁路以南的片区都解决了雨污混接的问题。
目前,新闸街道“四纵六横”的骨干交通网络已经成为现实,未来玉龙路、龙城大道、龙江路、飞龙路、运河路的界面都会实现巨变。新闸由工业、居民混杂区成为了被高架环绕、为主干道穿越的现代城区,交通便捷,联通四方,区位优势在全区独一无二,交通的量变必然会带来区域发展的质变。
城乡发展的差距,一边是拔地而起的新小区建设,一边是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为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新闸荷园周边已建成3个商品房小区,同时推进商品房品质的安置小区的建设。同时通过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旧貌焕新颜,在实现新龙路、新慧路、新旺路、新庆路等一批道路通车的基础上,今年还会有春江南路的部分道路、新前路、向阳路等一批道路的建设工作。
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会得到的幸福图景,正由远及近。与城市品质相呼应的,还有中轴廊道的建设。未来,这条生态廊道将从龙城大道一直延伸到青枫公园,将成为城西中轴,建有空中漫步廊道、文化艺术中心、产城融合创新中心多个景观节点。
布局民生,
环境之变点靓幸福生活
“河晏水清,让人赏心悦目。周末这里来玩的亲子家庭很多,满足了大家亲水、近水、悦水的精神需求。”家住丁沟河附近的居民薛志伟,在绿柳拂堤的河道步道上悠闲散步。桥梁、驳岸、河道等景观融为一体,新闸生态廊道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切先向“城”看齐的同时,新闸布局民生功能,水环境的彻底改善,小游园的提升建设,养老中心的推进建设,都让新闸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也成为钟楼城区人口和功能外溢的重要承载地。
仅2022年,新闸就落实了毛龙河、凤凰河、丁沟河等河道流域整治疏通项目。同时,还启动南凤河生态廊道的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小游园,并在新庆路西侧、新裕花苑西侧、新闸幼儿园南侧,建设复绿透绿3.6万平方米。去年,新闸绿化面积总量已经超过了8万平方米。持续推进荷园上新、公厕改造、变电箱彩绘涂鸦等城市环境和功能的提升与管理提质,也使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精致宜居、“内外兼修”的城市更新建设,造就了更强的新闸“引力”。从区域分工到功能互补,再到合作共赢,一幅区域融合的图景正在向纵深铺展。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形’与‘势’的转化更加协调,‘量’与‘质’的提升趋于平衡,让高质量发展的成势之效加速释放、胜势基础更加稳固。”钟楼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新闸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元庆表示,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新能源之都等战略叠加交汇的风口上,新闸要继续以“先行者”姿态,加快布局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突出顶层设计,加快规划落地,答好时代课题。
新闻链接
54320
“5”—2023年腾出不少于500亩的经营性净地
“4”—2023年在片区改造中推进4项民生功能布局,具体为一
园、一院、一校及一楼
“3”—2023年推进3项基础功能建设,具体为一路、一河、一廊
“2”—2023年新开征收项目签约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
“0”—结转项目、历史节点在2023年全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