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婕 夏晨希
通 讯 员 陆强 蒋盼盼
半年时间申报通过市级评定,又花一个多月通过省发改委的评定,位于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的江苏戚墅堰轨道交通产业园(以下简称轨道园)于年前捧回重磅荣誉,获2022年度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为何轨交园能脱颖而出?评审中,专家们对其以科技服务业态为核心,在加快创新主体引育、载体平台培育、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融合方面表示认可。
与轨道园相隔两条马路的,是2021年7月从轨道园孵化的“优秀毕业生”艾肯工业,其蒸汽能源系统装备项目已部分实现运转,达产后预计年新增产值超5亿元、税收5000万元。
项目落地有声,源于轨道园“靶向服务”——轨道园内设有江苏现代轨道交通产业孵化基地,由常州拾多钡科技运营管理,它是常州市“三星级双创载体”,也是全区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艾肯工业董事长陈震翔感叹:“孵化器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自由成长空间。”在园区里,企业只需专注研发,所有资源对接的事,孵化器来做;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孵化器帮着牵线申请……孵化器的“一揽子”服务为蛰伏于轨道园的艾肯装上了动力强劲的“加速器”:艾肯工业成功入选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已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各项知识产权94件。
“轨道园孵化器现有在孵企业43家,其中常州市龙城英才2家,累计毕业企业2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在孵、毕业企业销售总额达到3.88 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超过500个。” 拾多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赟说,孵化器不仅引进19家专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覆盖知识产权、科技金融、财税辅导、法务服务等全方位专业化服务,还聘请了12名各行业专家、领军人物组成创业导师团队,其中超过半数为江苏省科技创业导师库入库导师。
如今,轨道园已聚集数百家企业,其中主导产业营收近30亿元,占比近七成。“荣誉获得有利于集聚区企业的市场认可度和知名度,招引来更多配套服务的高企和科技企业,吸引与高校的产学研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潞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孙燕说,2022年园区2.3期竣工投运后,标准厂房已全部招满,办公楼入驻率达80%,整个园区基本饱和,当前在规划研究周边地块,为后续开发作准备。
常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乔强表示,将借助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的“虹吸效应”,将轨道园建设成国内领先的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聚集区,发展科技服务全链产业,引领轨道交通产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