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姜小莉 芮伟芬 黄钰)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满怀激情与责任,带着期盼与重托,住常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陆续抵京报到。
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代会,对于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面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月3日上午,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6名住常全国人大代表盛蕾、李承霞、张道衡、董才平、刘静瑜、徐云飞,集中乘坐高铁前往北京。一路上,代表们热烈讨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服务等热点话题,畅谈新愿景、新期待、新使命。大家纷纷表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心怀“国之大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履职尽责,完成好大会各项任务,传递更多常州声音,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大会胜利召开、圆满成功作出贡献。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召开的首次全国人代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会前,代表们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纷纷深入基层开展充分调研,为提出高质量议案和建议做足准备。
全国人大代表刘静瑜认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一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担当和使命。她重点关注新能源产业发展,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对动力电池实行“产业发展一盘棋”的引导与管理,使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全国人大代表张道衡表示,要积极为农民群体发声,及时传递他们的心愿和意愿。“今年,我参加全国两会有两个建议,一个是关于土地的,在整理和复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化的设计与考量。另外一个是关于农村老年人群体的,要充分发挥好他们的作用。”
新一届住常全国政协委员蒋鹏举、邵丹薇此前已抵达北京,他们将聚焦科技创新、新能源产业发展等议题踊跃建言献策。
为了开好大会,委员们在会前结合各自工作领域,深入基层一线,经过大量调研提出了多个有分量、有价值的提案。蒋鹏举提出的4个提案,主要围绕创新发展的不同维度和角度,在创新生态构建、国际科技合作、职教人才培养、新能源“卡脖子”攻关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邵丹薇一直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此次,她围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提出提案:把企事业单位工作地充电作为主要充电场景,更新完善充换电设施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市场运营机制等。“江苏是全国新能源产业大省,在这个领域应该先行先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