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唐文竹 常纪宣) “河畅水清的草塘浜回来了!”近日,天宁区青龙街道青松村村民欣喜地对前来回访的巡察干部说。
“草塘浜里的大片青草碧水,使人眼目清亮,心地光明……”常州籍乡土文学家高晓声在散文《我最熟悉的地方》中着力描述了家乡草塘浜的美。时过境迁,由于缺乏日常保洁维护,泛滥成灾的水葫芦覆盖了整个河面,远远看去,草塘浜就像一大块草坪。
天宁区委巡察组进驻青龙街道后,对青松村开展了下沉延伸走访调研。巡察组发现,草塘浜是跨界河道,边界河道相邻水域管理权限有交叉,而且不同河段管理的差异很大,有些河段水质保持较好,未见水草及河面漂浮物,不到半米之外的另一河段却已一年多无人清理。一位村干部面露难色地表示:“草塘浜虽位于青龙街道青松村,但日常保洁不是青松村。青龙街道和郑陆镇曾多次协商沟通,村委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组织清理,但效果一直不明显。有时候这边刚清理完,那边又漂过来了。”
区委巡察组随即将该情况反馈给青龙街道,并要求青龙街道与相邻的郑陆镇加强工作对接,尽快对草塘浜河面长满水草问题进行整改。
在巡察组的协调推动下,街道迅速通过围堵拦截、物理打捞等方式有效遏制了草塘浜水面水草的生长蔓延。目前,河道已在清理过程中,河道水质和周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