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相机拍下茅山地区7种野生动物
日期:03-03
□何嫄 猫盟
我国公益环保组织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以下简称“猫盟”)创始人之一、人称“大猫”的宋大昭,今年元旦期间回到家乡常州,与众多野生动物爱好者一起在茅山安放了多个红外相机,观察当地的野生动物。记者近日获悉,他们安装的红外相机拍到的茅山第一批野生动物有7种,包含野猪、貉、鼬獾、果子狸、华南兔、狗獾以及归化种群猕猴等。
宋大昭多年前跟随三北猫科动物研究所(中国第一家以野生猫科哺乳兽类动物为研究主体的民间科研机构)创始人王卜平野外寻豹,后发起成立了以科学保护中国野生猫科保护动物为目的的“猫盟”。他说:“搞了好多年动物保护,也在不少地方调查过,但我从没在自己老家看看山里都有啥。”于是,今年元旦,他与“青峰一页”“dodo”等人在茅山地区安装多个红外相机进行观察。
“位于常州金坛和镇江句容边界处的茅山,南北纵横约30公里,东西横向平均也有1公里,属于苏南宜溧—宁镇山区,地理位置相对独立且面积不小,挺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这是我们选择这个典型的‘生态孤岛’的原因。”宋大昭说。
截至今年2月,宋大昭和大家整理出的资料显示,在茅山里出没的,除了野猪,还有貉、鼬獾、果子狸、华南兔、狗獾以及归化种群猕猴。红外相机的影像记录显示,这些野生动物们保持了与人类社会的距离:夜晚,果子狸一闪而过的尾巴,毛茸茸地“画”了一笔;貉睁着雪亮的眼睛,犹如打了一盏盏小灯笼;华南兔警惕地竖着耳朵,远远地蹲守。而在白天,出现次数较多的是野猪和猕猴,前者往往如风一般奔跑而过,与夜间聚集拱食时受惊奔跑的张皇完全不同;后者则总是结伴而行,还会出现猴群之间互相抚摸的温情画面。
作为对中国野生猫科动物保护的持久关注者,宋大昭还提前准备了金坛、溧阳和毗邻的宜兴三地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版的县志,结合近年来对野生动物进行的周边城市自然观察所得和见诸报端的新闻、访谈等,通过连接过去与当下,比对物种的增减,呼吁大家观察家门口的野生动物,关注家乡山野的生物多样性。
春天已至,宋大昭表示,期待这些安放在茅山的红外相机,能够继续发现并记录下这里更多的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