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武进日报

唤醒“休眠资产” 打造特色园区

日期:03-03
字号:
版面:第A07版:新钟楼       上一篇    下一篇

□何一智 宋娟

楼宇错落,白墙斑驳,草坪碧绿,绿树成荫。

走进刚改造完成的“江南1968智创园”,一座古色古香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的园区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惊艳。这里原是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清潭校区,不少房屋已是危楼且闲置多年,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魅力四射的网红产业园。

“江南1968智创园”揭开面纱,只是永红街道近年来多措并举开展“资产提质增效行动”的一个缩影。为将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近年来,永红街道多措并举开展“资产提质增效行动”,一批资产得到解危改造、盘整提升,实现了从“闲置地”到“活力区”的“华丽转身”,为钟楼经济社会发展腾挪了新空间,激发了新动能。

盘活存量资产,园区经济“百花齐放”

提到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清潭校区,周边不少居民有话说。“随着学校搬去了常州大学城,这里就多年一直没有变样,风吹日晒(楼房)看上去都有些破败了。”永红村村民张俊回忆道。

但如今这处昔日闲置资产却变身为了高标准产业园。改造完成后的园区总面积1.2万平方米,亭台楼阁、滨水景观让张俊和附近村民眼前一亮。“我经常去散步,中式风格很漂亮,晚上还有灯光,家门口又多了一个好去处!”张俊说。

不仅园区形象出新,园区招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围绕园区特色,我们将重点打造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船舶设计、数字设计、设计管理和现代制造服务等6条产业链。”该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服务商——陈渡桥码头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鑫说,这里未来将打造成具有现代风格、专业特色、时尚景观、适宜发展“四新”经济的新型园区,投入使用后预计年产值3亿元,年税收1000万元。

距离“江南1968智创园”不到一公里的原市质监局办公楼,是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建筑物,经鉴定属于危房且长期闲置。为激活老旧楼宇的产业价值,提升中心城区吸引力、承载力,永红街道引进第三方对原有建筑加固改造和运营,围绕新兴产业培育和“三新经济”发展打造科技型园区——常州新动能创新产业园。“我们引进大地保险、欣赫科技等税源型、科技型项目,运营一年税收已突破千万元,2022年园区获评市级孵化器。”常州新动能创新产业园运营总监黄露介绍。

3年来,永红街道共计盘活利用16余万平方米(240亩)存量载体,拉动投资6亿多元,招引入驻各类企业548家,2022年实现税收6310万元,带动就业2000余人。

清退“散乱污”,实现零地增效

走进位于永红街道东方村的东方江南智造园,这里机器轰鸣,热火朝天,一场“破旧立新”正在进行。

“以前这里是一片小作坊工业区,‘危污乱散低’现象突出,而且税收低,产业落后,急需更新。”东方村党委书记董健说。为深入开展“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推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永红街道依托第三方机构,对东方江南智造园实现产业重塑。“园区更新完成后将聚集15—20家智能制造及研发类企业、30家科技服务及建筑工程服务类企业以及25个创新创业项目,远景规划园区内年产值达5亿元、税收1500万元。”永红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燕说道。

清退“散乱污”,通过“提档升级”实现现有企业“茁壮成长”,永红街道3年共关停腾退低效企业60余家。通过建设高标准厂房、推动工业上楼等方式,以提高工业容积率的方式,挖掘发展潜力。“总投资3亿元的二电仪整车装备及研发总部扩建项目正在顺利推进,这也是在不新增建设用地的前提下,实现销售和税收双增长,发挥出零地增效的示范效应。”周燕说。

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聚

江苏卓与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年底便已搬进“江南1968智创园”,企业负责人王大伟表示,吸引他的不仅只有园区的花园格调与办公环境,更是看中了这里的产业集聚与未来“产教融合”的新前景。

王大伟表示,“江南1968智创园”打造的“滨水型花园式轻资产微型园区”的形态定位,与公司的发展格调不谋而合。同时,永红街道将搭建平台邀请多家第三方运营商和学校对接,建造人才公寓,创建集研究生定点实习、创业孵化、技术转移等于一体的全链式“双创”示范基地。这样的远景规划,对他吸引力很大。“一站式解决了人才问题,我们有信心在这里扎根,做强做大。”王大伟说。

同样,在新动能产业园,常州欣赫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树丰对园区以及附近区域的功能配套、产业集聚赞叹不已。“我们主要制造全段面风速测电仪等矿用产品,2022年产值在1000万元左右,2023年产值有望突破2000万元。”王树丰说,永红街道以中煤科工常州院为链主企业,集聚了大量煤矿科技、检验检测等上下游配套企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便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面梳理街道可用载体资源,锚定更精确的产业定位,引进更专业的运营团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配套措施,同时建立更高效的推进机制,着力在提升运作水平、提升市场价值、提升建设速度上下功夫,为区域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强有力支撑。”永红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张毅说。 陆士卿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