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匠韵:特色非遗体验行动的创新
日期:03-02
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 张建芬 张晓锋
著名的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曾经提出促进儿童整体发展的“五指活动”。在春江小学,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学校资源,学校为学生量身定制了有趣的“五指”非遗体验活动:指尖艺术启心智、民俗游戏悦童乐、农耕劳作悦童行、春江美食爽童心、学创实践开童智。
学校通过开设书法、彩陶、刻纸、蛋壳画、草木染等社团课堂,让孩子的“五指”体验更加丰富:一年级“家乡研学游,走进楠木厅、民俗公园”;二年级“玩传统游戏,承春江非遗”;三年级“传承非遗技艺,玩转指尖艺术”;四年级“传承非遗,寻味春江”;五、六年级“探非遗之趣,寻农耕之乐”,孩子们在传承与坚守中保持对祖辈生活记忆的留存、品格的坚守,孕育爱劳动、爱家乡、爱自然、爱生活、爱探索的乡土情怀,培育“有根新人”。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时代强音,为学校实践打开了新的场景,如何让非遗走向更美好的未来,“劳动教育”成为了学校项目建设的新课题。基于这样的思考,学校深入实践之路:充分挖掘“非遗”课程中的劳动元素,孩子们“采桑养蚕”“摘枇杷”“采杨梅”“劳动成果线上带货”。依托学校周边的新龙生态林,“拜访森林”课程应运而生。老师带着孩子们走入自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孩子们沉浸于一项项快乐而有挑战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转换角色、交互体验、发掘潜能……在此之中,文化与儿童品格实现了对话,“向善、尚美、知勤、善创”的品格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中得以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