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多地提出了2023年新增上市公司目标数量,并明确了补贴标准。有的地方甚至明确对科创板首发上市企业分阶段给予总额不超过1500万元补助,力度不可谓不大。加速培育上市公司,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创公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如果一味比拼高额补贴支持企业上市,搞数量指标考核,甚至拔苗助长,那就要辩证分析了。首先,企业成长有其自身规律,尤其是科创企业,不是砸钱就能速成的。其次,培育上市公司,要发挥政府作用,但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此外,上市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恰恰是企业做大做强的起点。那些“多一家公司上市就是政绩,多一家公司退市则脸上无光”的认识是片面的。
——金观平
最近,舆论场上涌现“热炒”和“唱衰”楼市两种声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房地产市场回暖令人欣慰。但对此也要理性、客观看待,房地产绝非到了“疫情3年,房价涨回来只用了一周”这样的速度。客观地说,目前市场仍有不少观望情绪。一方面,楼市的复苏具有热点城市的地域局限性。另一方面,这一轮复苏是刚需在消耗存量房产。目前的回暖是政策暖风带来的积极变化,所以,首先应让成交量的提升势头更稳固,同时防止房价重回快速上涨轨道。目前各方对支持刚性住房需求已形成高度共识,对防范炒房也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释放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政策还须进一步完善。一句话,各方仍须细心呵护向好局面,不能操之过急。
——陈进红
三年前,全国的文旅局或许都在苦苦思索,如何“批量复制”属于本地的“丁真”。再造不了“丁真”,还不能亲自披挂上阵吗?各地的文旅局局长,正在通过出镜拍摄短片和制造热搜词条的举动,展现他们的诚意与决心。之所以费如此大的周折,无非是过去的套路不管用了。短视频时代来临,文旅局长们背上了新媒体传播的任务,第一时间想到的自然是和网红合作。但对企业来说,合作终究只是生意,至于景区能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他们犯不上操心。但当一个文旅局局长选择成为网红,人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将任何可以被规避的问题,通通算到“本土代言人”的头上。而那时,需要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远不止拍摄一条短视频那么简单。
——晏非
河南商丘市发生的公交停运风波引人关注。过往,很多地方都进行了公交事业改革,改革方式大多将公交公司改制为民营公司。其中,个别地方的民营公交公司往往以利益为先而不是“公益”为先,这也是产生矛盾、窘况的内在诱因。如今,一些城市已在发起新一轮公交事业改革。但是,公营模式的探索,显然不能简单回到过往。如何因地制宜、因时而动,构建国有全额控股、优化经营线路、控制运营成本、实行公车公营的城市公交发展长效机制,还要继续探索。公交得“保”,公交公益也得“保”。任何时候,这都是公共服务事业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原则。商丘公交停运风波警示我们,如何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服务模式,依然是亟须探索破解的重要课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