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经济开发区:创新网格化安全管理,护航经济发展“主引擎”
日期:09-30
作为贡献高邮市近半工业产值的“经济心脏”,高邮经济开发区的每一次“脉动”都牵动全市发展大局。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安全生产风险也日益复杂。如何保障这一“主引擎”在安全轨道上全速运转,成为园区管理的重要课题。
挑战:监管任务重与力量薄的现实矛盾
“开发区有各类企业600多家,重点监管对象集中,但专职安全监管人员仅11名,‘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突出。”高邮经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局局长钱进直言基层监管的困境。园区内除规上企业、危化品单位等传统重点监管对象外,还存在大量“厂中厂”“社会面小场所”等,风险点多面广,监管易存盲区。
这一现实推动开发区寻求安全管理新路径。高邮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杨铖表示:“安全是发展底线。如何在编制有限的前提下实现有效监管,是我们持续探索的方向。开发区的网格化尝试是一次积极破题。”
破题:因地制宜划分网格配齐配强队伍
针对痛点,开发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其核心在于“网格化”管理。
“我们以波司登大道、捍海路等4条主干道为界,将整个园区科学划分为4个网格单元,确保无缝覆盖、规模适度。”高邮经济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曹秀林展示了网格划分图。每个网格配备1名由局内骨干担任的网格长和3名专职网格员,组建起一支共16人的网格巡查专职队伍。通过招聘事业编制人员、委托劳务派遣、购买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渠道充实队伍力量,确保了人员的专业性和稳定性。
运作:清单化巡查与数字化闭环管理
网格员具体做什么?“我们的任务非常明确。”一名网格员介绍,首先是建立并动态更新网格内所有企业的“一企一档”信息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其次是编制月度巡查计划,带着清单下企业,检查安全设施、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宣传最新政策法规。发现隐患后,通过手机端录入“区安全监管平台”,并向企业开具《隐患整改交办单》。整改期满后必须复查,形成闭环。
考核指挥棒同样清晰。开发区制定了详细的网格员计分考核办法,将巡查质量、隐患整改率、信息录入准确性等与年度绩效考核奖金直接挂钩,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奖优罚劣”,激发网格员履职尽责的主动性。
赋能:科技助力打造“智慧应急”大脑
网格化管理的高效运转,离不开技术平台的支撑。2024年3月基本建成的“区安全监管平台”是这场变革的“智慧中枢”。平台计划整合所有企业信息、风险评估报告、巡查记录、隐患治理流程等,实现信息采集、任务派发、隐患上报、处置反馈、整改复查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
“下一步我们将邀请专业团队对平台进行优化扩容,目标是实现安监、环保、城管等监管信息的‘一网通览’和互联互通,真正形成监管‘一盘棋’。”钱进说,数字化手段将极大提升网格化工作的规范化水平和效率。
成效:政企联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网格化管理的推行,得到了企业的认可。据高邮市环流泵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网格员定期上门,不仅检查,更提供指导,帮助我们识别自身忽视的风险点。每月‘扫码自查’和风险定期报告的要求,也倒逼我们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这种‘服务+监管’的模式,让我们感觉安全更有保障。”
通过网格化巡查、专家协同检查(每年对重点领域企业检查不少于4次)与信息化平台的深度融合,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了三大转变:安全信息从“底数不清”到“心中有数”,隐患整治从“被动应对”到“主动诊断”,风险管控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这为从根本上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邮经济开发区的网格化安全管理探索,是基层应对复杂安全治理形势的一次有效创新,得益于这张“覆盖全面、反应灵敏、处置高效”的安全风险防控网,今年以来该区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没有发生一起人员死亡事件。杨铖表示,安全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高邮将持续深化这项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机制,努力为开发区乃至全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安全保障。
刘生华 詹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