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马集:富硒产业与乡村旅游“双轮驱动”振兴路
日期:09-26
金秋九月,微风轻拂过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的千亩稻田,巨幅稻田画在广袤田野间徐徐展开——翠绿、金黄、深紫等多色稻穗交织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等生动图案,宛如为大地披上了一袭绚丽的彩衣,成为马集镇最闪亮的农旅名片。这个昔日的经济薄弱村,凭借富硒产业与乡村旅游的“双轮驱动”,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富硒产业:
“双轮驱动”赋能农业升级
“我们的富硒大米最贵能卖到每公斤20元以上,是普通大米价格的3倍多!”方营村党总支书记周丹笑着介绍。2025年,全村富硒水稻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000亩,预计年产量突破500吨。
在富硒大米成功的基础上,方营村进一步拓展富硒茶产业,通过成立绿盛茶叶专业合作社,创新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以高于市场价20%~30%的价格收购茶农鲜叶。“以往茶农只采春茶,如今借助富硒技术,秋茶也成了‘香饽饽’。”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富硒茶价格从每公斤1600元跃升至3200元。
农旅融合:
绘就“诗意栖居”新图景
沿旅游一号公路驶入方营村,巴氏文化遗址、村史馆、茶文化体验中心等景点串珠成链,构成一条融合农耕文化与休闲观光的特色环线。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村北的扬州瑞园。这座占地百余亩的园林,水域面积达40亩,总投资2000余万元。园内匠心打造了荷花池、十二生肖长廊、月季花墙、聚宝盆岛、儿童乐园及二十四节气广场等景观。“我们坚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理念,最大限度保留原生地貌。”瑞园负责人表示,通过叠石理水、精植花木、营造建筑,打造出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世外桃源”。
三产共进:
智慧农业激活发展新动能
方营村目前正积极推进特色民宿建设,深入开展稻田研学、茶文化体验等活动。“今年已接待游客近万人次,文旅产业正成为新的增长极。”周丹表示,村里通过“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单一农业到三产融合的转型升级。
更值得一提的是,方营村高度重视科技赋能农业,通过搭建智能物联系统,实现对稻田温湿度、土壤成分等数据的实时监测,精准控制富硒营养液喷施。整地、种植、收割等环节全面采用无人农机作业,农业生产迈向智能化、数字化。
从富硒大米到富硒茶叶,从传统种植到智慧农业,从单一生产到三产融合,方营村用5年时间完成了精彩蜕变。2025年,该村集体收入有望突破20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8%以上。这片曾孕育出中国首部水稻专著《陈敷农书》的土地,正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新的时代华章。时修艳 张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