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沛县法院:“案件空间”赋能智慧司法 保险纠纷高效理赔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A03版:江苏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民法院肩负着定分止争、守护公平的神圣使命,“案结”只是程序上的终点,而“事了人和”才是人民群众心中最期盼的圆满句点。“法润人和”栏目将目光投向办案一线,聚焦那些为兑现胜诉权益奔波的身影、为化解深层矛盾倾注的智慧、为修复破裂关系传递的温情。在追求“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的道路上,法院干警用行动诠释司法力度,用真情传递司法温度,书写着新时代司法为民、执行为民的赤诚答卷。

当下大家“保险意识”逐渐增强,各种保险产品也层出不穷。随着数字化快速发展,线上保险业务凭借其便捷特性,在保险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随着线上保险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理赔难”问题日益凸显。近日,沛县人民法院借助“一案一空间”平台高效审结了一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高某在线上购买医疗保险产品,因理赔遭拒赔后将某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2023年12月,高某的妻子李某通过某网络平台,为高某投保了某健康保险公司包含重疾险在内的个人医疗保险,保险期为1年。2024年6月,高某因病住院治疗,后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向某健康保险公司申请理赔,请求支付保险金即个人现金支付部分,并依据个人医疗保险中“开颅手术属于重大疾病”的约定要求保险公司给付相应津贴。某健康保险公司称按照保险条款责任免除的约定:“被保险人患有遗传性疾病,先天性畸形、变形或染色体遗传,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其认为高某此次是因“大脑血管动静脉畸形”就诊,是先天性疾病引起,不属于理赔范围,故不予赔付。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仝斌认真查看证据、研究案件细节,通过电话与当事人进行了初步沟通,引导双方梳理纠纷根源。考虑到本案中原告代理人在河南,被告住所地及代理人均在深圳,为了减少双方奔波诉累,高效化解纠纷,在向双方当事人详细介绍“一案一空间”平台的功能及使用场景后,法官助理韩孝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依托这一案件办理平台组织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中,法官在线创建专属调解空间,异地当事人只需手机扫码即可安全接入,无须额外下载App,也免去了奔波之苦。双方采用人脸识别快速核验身份,正式进入线上调解过程。法官一方面向保险公司释明高某的“脑血管动静脉畸形”是否属于先天性疾病需专业鉴定,单方拒赔易引发争议,且保险公司对于免责条款是否尽到提醒义务也待证明;同时提醒高某关注条款免责内容,合理预期理赔结果,引导双方从诉讼风险、时间成本等角度权衡,推动双方互谅互让。

在承办法官的悉心引导和“案件空间”的持续助力下,调解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鉴于双方对于自身是否尽到提醒义务和是否关注到免责条款等内容各执己见,实际情况已无从查明,关于高某此次住院是否属于“先天性疾病”这一争议焦点,法官助理告知其可能的鉴定费用及时间成本,双方在考虑到高昂的鉴定成本及各方皆有一定过错的情况下决定各退一步,就保险金数额达成一致意见。最终,在法官的督促下,保险公司在案件调解成功后两日便将商定的理赔款打到高某账户。

“一案一空间”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每个案件打造专属的线上诉讼空间,将原本集中于线下的审判及调解流程进行科学分解,线上线下分层推进,既缓解了当事人无法及时联系法官的焦躁情绪,又通过空间交流节省了彼此时间和精力,可谓双赢。本案就是依托这一平台高效解纷的生动实践,通过线上调解突破地域限制,彰显“智慧司法”便民利民的优势,为小额保险纠纷提供高效化解模板。督促保险公司审慎援引免责条款,避免“一刀切”拒赔,促进保险业合规经营;同时增强消费者对免责条款的关注,减少双方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矛盾隐患。贺 雪 李 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