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招”第一会:南京吹响海内外引才新号角
日期:09-22
□江苏经济报记者 周凯航
9月20日,第十七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简称“南京留交会”)暨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大会为广大留学归国人员搭建了展示交流的平台,也拉开了南京本年度引才“下半场”的大幕。
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周红波在致辞中向海内外人才热情推介南京,他说,南京是一座“山水城林、古今交融”的城市,有着尊贤重才的传统和开放包容的气质,始终求贤若渴、虚左以待。近年来,南京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以人才优势激发南京的创新活力,赋能高质量发展。南京将用心用情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诚挚邀约广大青年人才来南京就业、创业、安家,在这座“敢创新、有温度、懂青年”的城市里共筑未来、共书精彩。
作为在宁创新创业海外留学人才代表,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教授、安德信科技集团董事长孙安分享了自己在南京的干事创业故事。14年前,当他看到我国在超导加速器领域的技术比国外相差20多年时,毅然放弃了在韩国浦项科技大学加速器研究所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和高频组组长的职位,携家人回到祖国,来到南京,成为南京大学首个“校地共同引进人才”。带着省、市、学校给予的系列人才计划以及科研经费的支持,他与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接连攻克了多个“卡脖子”技术,引领国内的技术与产业发展。“江苏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南京地处长三角中心区域,无论是创业还是科研成果转化都具备先天优势。”孙安告诉记者,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欢迎青年学子来南京创业、实现梦想,让祖国从“站起来”“强起来”走向“领起来”。
现场,猎聘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5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就业发展报告显示,2024年办理国(境)外学历认证的人数创历史新高,留学归国人才中,25岁—35岁的青年群体和硕士学历是主流,且呈现出高附加值行业集中度高、薪酬待遇持续提升等趋势。南京拥有丰富的高校科研资源、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以及活跃的民营经济,海归就业趋势呈现出产业需求与人才供给高效对接、民企成为吸纳海归主力军以及传统外企光环减弱、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岗位成为新选择等特点。“建议地方政府更精准地引导海归人才关注本市重点产业,完善配套服务提升海归长期留存率;企业为优秀归国人才设计更快速成长通道。对海归人才而言,建议主动关注本地高速成长型科技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并理性评估自身优势,将目光投向重点发展的实体经济领域,从核心技术的研发、产品、市场岗位切入,积累经验。”同道猎聘集团苏皖大区总经理陈国平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留交会以“宁聚英才筑梦未来”为主题,首次与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合并举办,将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与高质量充分就业紧密结合,将引才外延扩大为海内外所有青年人才,充分发挥大会引才聚才品牌效应,举办今年“秋招”第一会,同时也是下半年南京全市最大规模的青年人才交流招聘会。为此,南京联手省内外30多个城市,线上线下提供2万多个岗位,其中参加现场招聘的企业便有近千家,搭建起一个人才、企业、高校、城市交流互动的平台。记者在现场看到,偌大的场馆内,各条通道都被挤得水泄不通,企业招聘窗口前排队等候的,既有“打飞的”前来求职的留学归国人员,也有本地及周边地区的在校大学生群体,更不乏给身在国外求学无法前来的孩子“探路”的家长。据南京市人社部门统计,当日共有超3万人入场求职招聘。
“我是专程从苏州过来的,此前了解到南京将要举办这样一场大型招聘会,我认为是面向应届毕业生很好的就业机会。”西交利物浦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硕士张胜楠告诉记者,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对相关专业背景毕业生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拥有着中英双语教学的优势,她有信心在秋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
“我们聚焦集团目前主要发力的电商、人工智能等板块,提供了一批2025年度秋招岗位,希望能够给广大学生群体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南京阿里中心产业发展经理苏锐告诉记者,南京人才质量高,本次招聘会让他感受到许多技术研发岗位的需求与求职者专业匹配度都很吻合,后续他们会在南京阿里中心举办主题活动,邀请更多的业务板块负责人与求职者面对面交流。
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设立以来,南京留交会已成功举办16届,是立足南京、面向海内外的国际化引才交流对接品牌。通过这一平台,南京紧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着力营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良好环境,引进人才数量持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