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农户气候适应性行为对农业产出的影响研究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T03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引 言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二十一世纪干旱发生的频次与强度都将提高。中国土地面积一半以上为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变化导致干旱频发。作为农业生产大国,我国农业生产受到干旱显著影响,尤其是小麦主产区产量下降,农业生产收入受到严重影响。针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户会根据自身及家庭情况采纳适应性措施,例如对农田实行适应性灌溉。在应对干旱天气的农业生产过程中,适应性灌溉行为是否有效对农户而言十分重要。适应性灌溉行为是否能抑制干旱灾害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该问题的答案能够对农产品应对干旱提供引导,合理高效地进行适应性灌溉,提高相关部门对农户“灌溉难”等问题的关注度,对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就农户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做了大量研究。灌溉作为农户采纳适应性行为的其中一种,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生产要素投入以及外部政策环境等均会对农户采纳适应性灌溉行为应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农户对干旱的感知是选择适应性行为的基础,感知程度高的农户会更倾向于采纳适应性措施。与此同时,有学者证实距离水源地的远近是影响灌溉决策的关键因素。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技术支持大多依赖于政府,获取气象灾害信息有助于农户感知干旱及其程度,作为采纳灌溉行为的基础;而获得政府技术支持的便利程度越高,农户选择适应性灌溉行为的概率就越大。农户灌溉适应性行为对农业产出的影响也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已有的研究证明,灌溉是农业生产中提高与稳定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研究发现,在干旱区水资源有效的情况下,对处于合适生长时期的作物进行有效灌溉,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因此,本文选用农户适应性行为中的灌溉措施,构建灌溉决策对农户小麦产出的理论模型,运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适应性灌溉决策对农业产出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

农户作为理性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采取适应性行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潜在影响。在气候变化造成的农业生产用水紧缺的风险暴露情况下,本研究探讨农户适应性灌溉行为选择对小麦平均产出的影响。农户个体、家庭因素以及外部环境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对气候的适应性行为。因此本文提出假设:农户采纳适应性灌溉行为后能促进小麦平均产出的增加。

三、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

在产量不确定条件下小麦产出函数(对数条件下)可被假设为:

y=f(S,X,K,θ)+u

其中,Y表示农户平均产出;S表示农户适应性灌溉决策行为,S=1代表农户当年采纳适应性灌溉行为,S=0代表农户当年未采纳适应性灌溉行为;X表示受访者个体特征(受教育年限、是否为村干部)以及家庭特征(农业产值比重、土地类型、土地块数、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遭遇干旱损失);K表示农户当年要素投入(种子投入、化肥投入);Q为待估参数向量;u为随机误差项,且满足E(u)=0。

此外,我们可以假定农户适应性灌溉行为模型为:

Si*=g(X,K,Z,Y)+ui

在上式中,Si*代表不可观测的农户选择灌溉决策行为的潜在净收益;Si代表农户是否采纳了适应性灌溉行为;X与K的含义与前式中相同;Z为工具变量,代表河流距离。Y代表待估参数向量;u表示随机误差项,且E(u)=0。本文通过逆米尔斯比率来解决由于不可观测因素导致的选择性偏差问题。通过建立采纳组和未采纳组的产出结果期望模型可以得到采纳组农户产出结果的处理效应:

可以得到未采纳组农户产出结果的处理效应:

由于考虑了逆米尔斯比率,消除了样本选择性偏差的问题,因此ATT与ATU可以有效估计农户适应性灌溉决策行为的处理效应。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样本农户数据源于对关中平原地区四个县(区)农户的实地调查,其中包括陕西省永寿县、合阳县以及山西省平陆县、尧都区,每个县(区)各抽取四个乡(镇),共得到752份有效调查问卷。

(三)内生转换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小麦产出模型的结果分析可知,在受访者个体特征中,受教育年限与是否为村干部对采纳组农户和未采纳组农户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种植施肥等新技术的采纳意愿和采纳度也越高,进而提高小麦产量。而村干部获取信息便利程度较高,更有可能通过采用适应性行为应对自然灾害,从而对小麦产出产生正向影响。土地类型对小麦平均亩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耕地地形、地貌会影响粮食的生产能力,耕地类型越不平缓,小麦平均产出越少。另外,土地块数越多,反映了农户家庭土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导致小麦生产率降低,产量下降。从外部环境来看,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对小麦平均亩产的影响在1%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为正,对于农户而言,农业合作社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有利于提高小麦平均产出。

(四)处理效应结果分析

本文基于反事实假设分析,农户适应性灌溉决策行为对小麦产出处理效应结果显示,从平均预期小麦产出来看,在对数形式下,采纳灌溉行为组的农户若未采纳,小麦亩产则减少0.2384;相反,若未采纳灌溉决策行为的农户选择采纳,小麦亩产则提高0.1961。这说明农户选择适应性灌溉行为能有效提高小麦平均产出。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第一,采纳适应性灌溉行为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小麦平均产出。第二,农户对农业收入依赖程度高、种子投入量大、耕地类型较为平缓、土地细碎化程度低,会促进农户选择适应性灌溉行为。第三,农户村庄与最近河流距离越远,越会显著降低农户采纳适应性灌溉行为的意愿。政策建议如下:第一,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适当提高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对气候灾害风险的认知,引导农户采纳气候适应性行为。第二,重视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三,要完善农业生产活动区的水利设施,大力推广节水灌溉等气候适应性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