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擦亮“江苏特色”,我省进一步发力金融“五篇大文章”

日期:09-12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记者 洪姝翌)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引领金融资源投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的具体行动,也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记者从9月11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会同省委金融办、江苏金融监管局、江苏证监局等部门出台《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助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江苏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出科学定位、系统规划。

“金融‘五篇大文章’是一项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需进一步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协同配合,分类施策、系统推进,不断增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信贷政策管理处处长李军说道。据介绍,《方案》全文共分为七部分25条,明确“到2027年,江苏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可得性和金融产品服务供需适配度持续提升,具有江苏特色的金融‘五篇大文章’管理机制、配套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健全”。

针对“五篇大文章”量身定制的目标,更进一步勾勒出江苏特色金融实践的清晰蓝图。在科技金融方面,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的中长期金融支持力度显著增强,金融机构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能力显著提高,“科技—产业—金融”融合程度明显加深。在绿色金融方面,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日益丰富,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多元,转型金融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全省绿色融资规模持续增长,绿色信贷余额和新增占比位居全国前列,绿色债券、绿色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规模稳步扩大。在普惠金融方面,民营经济、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实现新提升,普惠领域融资规模稳步扩大,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得到新改善,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在养老金融方面,初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养老金融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居家社区机构协调发展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一批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能够满足多元化需求的养老金融产品,养老金融意识普遍形成,适老化服务水平全国领先。在数字金融方面,全省数字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广泛普及,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适配江苏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省数字经济产业贷款快速增长,助推全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重要驱动力量。

与此同时,聚焦自立自强、低碳发展、民生服务、银发经济、数智转型等重点领域,《方案》明确实施科技金融创新发展行动、绿色金融提质增效行动、普惠金融增量扩面行动、养老金融护航发展行动、数字金融赋能提升行动五大专项行动及20条具体举措。其中不乏全国领先或较早实施的政策举措,比如组建科技金融联盟,试点一批突破性、开创性的科技金融业务,推动科技金融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制定出台推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探索设立S基金,深化AIC股权投资试点;依据《江苏省绿色融资主体认定评价标准》,持续规范开展绿色融资主体认定和评价,提升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精准性和有效性;建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建立县域重点支持企业库,督促金融机构下放业务审批权限、建立限时办结制度;建立“银发经济重点企业清单”,加强信息挖掘共享,引导融资精准对接;支持江苏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

持续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离不开各单位、各部门间的通力合作。省委金融办协调服务处副处长徐妍雯表示,近年来,省委金融办与驻苏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省有关部门加强工作联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丰富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渠道,省委金融办今年创新推动建设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在县级以上政务服务大厅等企业办事聚集区域,以窗口、柜台等形式提供金融咨询、业务办理、政策宣介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吸收银行、保险、创投等多类型金融业态,组织金融机构轮值和定期路演,为民企提供“面对面”“伙伴式”金融服务。目前已在全省各地建立首批42家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中心。

“发展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必由之路。”江苏金融监管局普惠金融处副处长倪苏鸣说,近年来,该局强化监管引领,深化部门协同,指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用于科技创新,取得积极成效。目前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已初步形成“专门部门+专营机构+专业团队”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同时,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金融“四项试点”在江苏稳步实施,试点成效居于全国前列。“下一步,我局将持续加强部门协同,在政策引导、措施联动、信息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结合江苏实际,优化科技金融服务供给,推动实现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扩面、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