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研究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T04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摘要:泵站水闸是水利系统中重要的构筑物,广泛应用于洪水调控、灌溉、防洪、排水等领域。随着水利建设的不断发展,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水利工程的施工往往受到自然环境、地质条件、施工工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下合理选择施工技术,保证水闸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成为当前水利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施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两方面进行探讨,并为今后的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泵站水闸;施工技术;水利建设

引 言

泵站水闸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防洪、灌溉、排水及水资源调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水利建设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需求与日俱增的今天,泵站水闸设计、建设及维护都遇到了空前的困难。泵站水闸除了要确保高效水流调控与输送能力外,还要有较好的耐用性与抗洪能力来应对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对泵站水闸施工质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在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下如何选择和运用适宜的施工技术就成了现阶段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1]。

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特点:

一、施工环境的复杂性

泵站水闸建设环境一般都很复杂,受自然条件与地质环境共同作用。水闸通常设置于河流、湖泊或者其他海域周围,这些场所的建设环境既要面对水文变化、潮汐波动和季节性降水等自然因素对其的扰动,还要考虑地下水位、土质条件、气候变化等地质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潮湿或多水地区,施工期地下水位高,工区可能存在淤泥、软土等失稳地质层,大大增加施工难度与风险。水流变化、河道冲刷、水位波动等因素还会使施工现场水位升高,从而影响施工进度甚至给施工设备及人员带来安全隐患[2]。

施工环境的复杂性也反映在对施工技术和工艺的高度要求上。为了应对高水位或不稳定的地质条件,通常需要采用深基坑降水、围堰施工等方法来确保施工现场的干燥稳定。

二、施工技术的多样性

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首先,水闸通常被视为大型水利设备,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完成地基加固、结构建设、设备安装以及闸门调试等多个关键步骤,而这些步骤所采用的技术方法都是独特的。为了确保地基的稳固性,地基处理技术经常使用如钻孔灌注桩和深基坑降水的方法。在进行水闸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钢筋的绑扎以及预应力施工等多种技术手段得到了广泛应用,目的是为了确保水闸结构的强度和持久性[3]。其次,水闸施工既要采用传统土建施工技术,又要引进很多现代化、机械化、信息化技术。比如,在该装置安装调试期间,利用精密的激光测量技术、三维定位技术以及其他高精度技术来保证该装置正确的安装及操作。

三、施工材料与质量控制

泵站水闸施工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安全、耐久、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的环节。鉴于水闸一般位于湿润或水域的环境中,选用材料的持久性、耐腐蚀能力和防水特性变得尤为关键。水闸主要材质有混凝土、钢材、铝合金和橡胶,各材质的选用应综合考虑水闸结构负荷要求、抗水浸泡能力和长期受水环境侵蚀等因素。如混凝土是水闸基础及主体结构中的主要建筑材料,它的抗渗性及强度非常关键。所以,需选择高强度、高抗渗性的混凝土,并采用合理配比及养护工艺,保证混凝土质量。选择钢材时,一般要求钢材具有高强度、耐腐蚀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在潮湿环境中的钢材,防锈处理及防腐涂层的涂覆是保证钢结构能够长时间稳定服役的关键。

材料质量控制始终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从原材料采购、运输、储存到现场施工、浇筑、安装,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对于混凝土施工而言,需要在现场从强度、流动性和凝固时间几个方面进行测试,以保证每批混凝土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在钢材等结构件施工时,还需对焊接质量、接缝强度及抗腐蚀处理进行严格的检验。另外,对于某些特定的组件,例如闸门和泵站设备,它们的精确度要求很高,因此必须通过精确的测量和调整来确保其安装是准确的。

结 语

在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建设技术属于多学科交叉复杂项目,涵盖了建设环境、技术选择和材料控制诸多方面。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施工经验的积累,泵站水闸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优化与升级。在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更加注重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泵站水闸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房晓明、刘宝奎《水利建设中泵站水闸的施工技术研究》[J],《大众标准化》 2024, (13): 27-29。

[2]吴莉娟《浆砌卵石挡土墙施工及质量控制技术浅析》[J],《四川水利》 2023, 44 (S1): 74-76。

[3]唐书童《泵站水闸施工质量管理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3, 51 (07):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