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数字技术赋能红色资源:精细查找、准确定位、创新开发与智能管理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T04版:理 论       上一篇    下一篇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数字技术纳入红色资源研究范畴是实现红色资源开发、保护与传承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基于数据挖掘等能够实现深度查找的核心工具,突破传统检索方式的局限,实现红色资源精细化查找;通过高精度的时空耦合,标定精准的物理边界,促进红色资源准确性定位;运用技术集群,聚焦重构红色资源内容形式与体验范式,推动红色资源创新性开发;通过打造红色资源数智治理技术体系,以数字语言重构传统管理范式,实现红色资源智能化管理。

一、数字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精细化查找

其一,红色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目前,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精度助力红色资源的发掘。具体表现为,借助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技术,突破传统人工检索在范围、深度与关联性上的局限性,对海量信息内容进行智能提取,汇聚分散的红色资源数据——既包括文献档案、影像资料等结构化信息,也涵盖口述历史、民间收藏等非结构化内容,掌握涵盖“历史事件、人物传记、文化传统、工艺技术、地理信息、文物属性”等维度的全量数据。这种从“线下分散”到“云端汇聚”的转变,实现了从“已知线索检索”到“未知资源发掘”的功能拓展。

其二,采用基于特征的匹配算法整理并融合多源数据,利用本体论和语义网技术对融合后的多维数据进行语义关联整合,形成以特定红色资源为核心的知识图谱。并选择合适的图数据库(如Neo4j、Orient DB),对图谱进行储存管理,方便其中的实体、关系和属性能够被快速检索和浏览,实现对特定红色资源的精细化查找。

二、数字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准确性定位

其一,修正历史与现实的空间偏差。以高精度时空耦合为核心的定位方法为红色资源的准确定位开辟了数字化新路径。红色资源的物理边界不仅涉及当前的地理坐标,更需结合特定历史事件与革命活动范围。通过卫星遥感影像还原红色基地旧址原貌,并利用现代高精度测绘数据(如厘米级GNSS定位、激光点云建模)解决地图标记粗放问题,精准对应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赋予红色资源“时空双坐标”的深度锚定。例如,上海市推出的“红途”平台绘制了覆盖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的智能电子地图,用户可以“一键直达历史”,清晰了解每个点位的详细信息。

其二,形成系统化空间网络。借助CIS技术的遥感影像时序对比、三维地形分析功能等,识别影响红色遗址演变的因素,红色遗址的空间走向可视化,动态校准红色资源边界,“由点到面”准确标定红色资源核心区域与辐射范围。

三、数字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创新性开发

数字技术让红色资源鲜活呈现,激发其传承和开发活力。其一,运用技术集群重构红色叙事。一方面,依托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裸眼3D等技术,打造虚拟纪念馆、沉浸式体验馆等,突破传统陈列的时空限制,驱动红色资源向沉浸式、共创式跃迁。另一方面,基于真实历史,融合动漫、游戏、短视频、H5交互页面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现象级的红色文创IP和融媒体产品。例如,说唱MV《百年之诗·燎原》等作品,让红色故事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走近大众。

其二,构建红色资源开发新格局。打破行业边界,促使红色资源与不同生产主体的链接,为不同产业注入红色基因和精神,为红色资源的高质量数智化开发创造多种模式与机遇。将红色资源融入课堂,构建红色资源教育阵地;将红色资源融入企业党建工作,打造具有红色文化精神和基因的企业党建品牌;将红色资源融入社会,发展红色资源产业、汇聚红色资源“一站共享”等。

四、数字技术对红色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

其一,实现红色资源智能化管理技术创新。依托云计算集成数据存储、分析功能,总结归纳不同种类的红色文化资源,构建数字化索引机制和分类平台。通过数据可视化红色资源的时空演变规律,实现动态监测,让红色资源管理从经验依赖走向数据驱动,为革命文物保护、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及党史研究提供科学支撑,真正让沉睡的红色记忆在数字时代焕发鲜活的生命力。

其二,实现红色资源协同管理模式创新。通过共享经济和数字化成果,以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型技术手段助力红色文化生产结构和组织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构建各地区和各产业链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从而将红色资源发展业态贯穿到人类活动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