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经济报

高港法院:让困境中的企业重返“赛道”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刘 柳 江苏经济报记者 潘一嘉

在泰州市高港区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检测设备、调试生产线。难以想象,几天前,该公司还处在停水停电、工人窝工的艰难境地。事情还要从今年2月说起……

即将投产的企业突陷困境

徐某系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股东,后协议退股并约定退还资金的期限,然而在期限届满前却发现公司减少了注册资本,故于2025年2月18日诉至高港法院,并申请对该公司及其股东成某、李某等人名下价值250万元的财产进行保全。该院作出保全裁定,后实际冻结公司、股东名下各类银行账户共计20余万元并查封公司名下一处不动产。

两天后,高港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陈茜接到了公司负责人李某打来的电话,李某焦急地说:“公司基本账户被冻结了,现在工资发不出来,部分工人罢工,过两天水电费交不出来就要被停水停电了。公司处在筹备尾声阶段,即将投入生产,一旦停工,前面的努力将功亏一篑,对我们打击太大了。投资人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可以分期偿还。我们恳请法院解除银行基本账户的冻结,让公司正常运转起来,保证顺利投产。”公司所在园区共建联络站的工作人员也打来电话说:“公司是园区招商引资来的,账户被冻结后严重影响了经营。园区已经就水电费协调有关单位宽限,但根本问题还在于企业基本账户被冻结,恳请法院与园区共同为企业解燃眉之急。”

挂断电话,陈茜随即赶往该公司,只见30亩规整的厂区里已经建成五六栋车间,各种生产光伏配套产品的大型设备正等待着开封使用。另据了解,该公司还有不动产价值近3000万元,全新的设备价值几百万元。

开启企业涉诉绿色通道

通过调研,陈茜深感企业按时投产是大事,拖不起、慢不得。为此,高港法院开启企业涉诉绿色通道。

在法官专业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查封基本账户会导致公司陷入经营困难,日常运作更加举步维艰,失去持续还款能力,甚至引发一系列劳资诉讼等连锁反应。”“在企业固定资产足以保障偿还涉诉债务的情况下,要尽量避免保全企业基本账户,否则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被保全财产的价值应与涉案标的相对称,查封财产的目的是保障债权的实现,对超额部分应解除保全措施。”“保全申请人的权益也要保障,应当审慎处理被保全人的解冻申请。”……

经过集思广益,最终法院依法裁定将基本账户上已冻结的资金扣划至其他账户继续冻结,再解除对基本账户的保全措施,双方对此均无异议。基本账户冻结这一难题得以解决,但公司及股东涉诉的阴影依然笼罩着企业。

公司刚起步就遭遇涉诉案件,将严重影响后续发展。为此,高港法院以最快速度排期开庭。开庭当天,双方一见面便各执一词。公司负责人李某抢先说道:“老徐,当初说好我们一起投资创业,就差临门一脚了,你却要打退堂鼓,现在付款期限未到,你把公司和投资人都起诉到法院。公司不能按时开业,你的钱能拿到吗?”原告徐某亦不甘示弱地说道:“我当时和公司签协议,把付款期限放宽到8月底,但公司注册资本接连减少,却没有为我的债权提供担保,我当然要为我的权益起诉。”

陈茜在双方相互指责中抓住了争议焦点并指出:“被告对原告的债权是认可的,问题是公司能否给出还款计划,以及其他股东是否要在减资范围内对此承担责任。”在陈茜的引导下,双方针对争议焦点开始平心静气地协商。最终,被告公司承诺于今年7月底前分期还清250万元,原告自愿撤回对股东的起诉。

司法提示为企业“排雷”

随着法院调解书和解保裁定书的送达,历时两个多月的公司减资纠纷终于落下帷幕,然而高港法院并未止步于此。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比起帮助辖区企业调解某个诉讼案件,更为重要的是为其排查其中暗藏的风险点,助力企业行稳致远。在上述案件的审理中,法官敏锐地发现该公司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对此,陈茜和同事相继赴企业讲解相关规定,并作出司法提示:严格按照公司法规定的流程进行减资,依法履行通知、公告等法定义务。该公司负责人收到司法提示后表示:“这次诉讼对公司是个深刻的教训,感谢法院为我们‘排雷’。”

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法院的此次赴企之行给予了高度评价:“高港法院为企业常态化开展‘点对点’法治服务,将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法院‘履职清单’,以优质的司法惠企服务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试金石。”高港法院孙乃清副院长表示,该案是高港法院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缩影。今年以来,该院拓展商事多元解纷渠道,成功调解涉企纠纷142件;运行涉企财产保全、诉讼审理执行“绿色通道”,快速办结涉企民事案件1193件;深入打造“企呼我应·法治护航‘园圈链’”工作品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与五大园区建立“一园一庭”联络机制,各审判庭为对应园区的企业提供个性化司法服务“套餐”,走访园区、企业十余次,以司法之力护航地区经济“向‘新’而行、以‘质’致远”。